从事文艺创作30年,他乡音不改,坚持为心中神圣的巴土歌唱,获奖无数。生于上世纪60年代的他以一首《巴土恋歌》,问鼎政府主导最高文艺奖——第十二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他就是市文联副主席、《巴土恋歌》宜昌籍词作者周立荣。
从事艺术创作30年,无数次问鼎各项创作大奖,但这次获得中宣部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周立荣仍深感与有荣焉。
2011年周立荣担任首届湖北省少数民族文艺会演宜昌晚会总策划,与省音乐家协会副主席方石共同打造主题曲,《巴土恋歌》在最后关头横空出世,并在会演中斩获大奖。随后,《巴土恋歌》在省“五个一工程奖”评选中崭露头角,《人民日报》、《文艺报》、《湖北日报》、《三峡日报》等先后大篇幅发表评论文章对该歌曲进行推介。
今年8月11日晚,展示长阳清江画廊山水风光和浓郁巴土民俗风情的大型音乐节目《中华情·巴土恋歌》在央视中文国际频道播出,创下伦敦奥运期间的收视新高,其中解放军二炮文工团著名青年歌唱演员曹芙嘉演唱的《巴土恋歌》不胫而走,一夜红遍大江南北。
即便这样,一个月前的周立荣仍对获奖不抱希望。“这次评奖是向新中国成立63周年献礼、喜迎党的十八大召开,所以相比往年,今年的评奖更严、入选率低。”周立荣说。
谁知,第一轮评奖后,《巴土恋歌》“意外”成为全省唯一的获奖希望。辗转打听,周立荣听到这样的评价:“《巴土恋歌》把拟人运用到了极致,是在见过的所有歌词中最好的。”
一路披荆斩棘,9月24日,周立荣终于捧回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兴奋之余,周立荣平静坦言:“没有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没有市委宣传部精心组织、策划创作,我一个人难以打赢这场仗。”
谈创作:把每句话都拧出水来
2011年4月,“湖北名歌大家唱”在清江河畔启动。期间,著名词曲作家小柯曾问:“宜昌有旖旎秀美的山水、蕴藏丰裕的文化资源、辈出的文化人才,为什么没有一首歌能唱响中国?”
小柯的一席话触痛了周立荣。丰厚的地域文化能滋养文化人,但同时容易让人束缚、沉浸其中,难以自拔。“为避免落入俗套,创作《巴土恋歌》时我也时刻提醒自己,丢掉民族困难生活的印记,打通民族与世界的情感通道,站在世界的高度与巴土再来一次心灵的对话。”周立荣毫不掩饰。“遥远的巴土并不辽阔,却深深地藏着一万年的传说。相传那条迷人的清江,是天上掉下来的银河”,歌词开篇用一个传说,反衬巴土惊为天人的美丽。“高山抱着日头在云天诉说,渔舟举着白帆在江上漂泊,山歌挽着岁月在山路蜿蜒,男人缠着女人在坡上生活”,虚实相间、排比拟人、点到为止的艺术创作,让听众产生情感共鸣,留下二次创作的空间。“亮开嗓门唱哎我们天天唱哎,唱起霞光万道唱到长河日落;亮开嗓门唱哎我们天天唱哎,唱出草长莺飞唱到山鸣水和。一声声,一声声,都是巴土恋歌”,叙事与抒情相结合,将生存环境的描写转换为生存状态的有力讴歌,升华主题。“我希望每一句歌词都能拧出水来,展现更深刻的内涵。”周立荣解释说,第一句中的“辽阔”,不仅仅指地域、版图,而是以一种悲悯情怀在说巴土民族还不够强大;男人缠着女人中的“缠”,也不单只男女间的小情小爱,更要体现土家族人民和谐安康、乐观豁达的生存状态。
没有一句歌颂,但《巴土恋歌》确实是一首不折不扣的主旋律。说起这独具匠心的点睛之笔,周立荣颇有心得:“时代的进步发展,会让人的审美习惯发生改变,会将一些粗糙的表述淘汰,留下更为精致、更耐咀嚼的精品,这才是今后主旋律歌曲的发展趋向。”
谈巴土:我会一辈子为她歌唱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这句话出自于艾青的《我爱这土地》,但同样适用于周立荣。
每个人的生命中都有一些绕不开的东西。对于周立荣来说,就是那片生于斯、长于斯的巴土。记忆里,那条美过银河的母亲河、河流两岸古色古香的吊脚楼、吊脚楼里孩童般的嬉戏……是他心头永远无法抹去的朱砂痣。
1982年开始文艺创作,30年来,从小说集《山骚》到长篇报告文学《对母亲的诉说》,从长篇历史文化散文《巴土长阳》(合作)到歌词集《边走边唱》,再到大型历史文化丛书《巴土文化丛书》,周立荣的作品有一个恒久不变的主题——巴土。
对此,周立荣给出这样的解释:“巴土给了我源源不断的创作灵感,让我一次次为她陶醉、为她惊艳,一次次情不自禁地拿起手中的笔,不厌其烦地对她诉说我深入骨髓的眷恋。”
在带来创作灵感的同时,巴土也为这位灵魂歌者带来了荣誉:《对母亲的诉说》获省首届民族文学奖,小说集《山骚》获首届屈原文艺创作奖,《爹是山里男子汉》获文化部创作一等奖,《巴山女》获全国群星奖优秀创作奖和湖北省第八届百花书会金奖,为端午文化节创作的主题曲《相约永恒》在上月获中国音乐杯金奖等。
时间的锤炼、历练的累积,2011年底周立荣再一次厚积薄发,耐心打磨出极具土家风情的《巴土恋歌》。
有人说,人往高处走,但面对北京、武汉伯乐的盛情邀约,周立荣总是笑笑说:“我是鱼儿她是水,她用山水哺育了我,用文化滋养了我,我从骨子里就离不开她。今生今世,无论走到天涯海角,我都要变成一只莺,不停地为她歌唱,唱尽最后一丝力气,安然睡到她的怀抱。”(三峡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