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克•史密斯先生曾在英国剑桥大学学习音乐,并曾师从Reginald Thompson学习指挥和作曲。
1995年移居北京后,尼克•史密斯先生一直活跃在北京音乐舞台,参与/指导了多部歌剧和音乐剧:指挥职业歌剧团“国际艺苑沙龙”上演了歌剧《弄臣》、《茶花女》、《卡门》、《阿毛与国王》和实验歌剧《阿里娅娜》;指挥社区团体Production Company演出了吉尔伯特与萨利文的轻歌剧《艾兰赫》和《彭赞斯岛的海盗》;另外,他在2003年于北京首次上演的大型百老汇音乐剧《黑暗中的女郎》中担任音乐总监。
尼克•史密斯先生是中国音乐学院特聘教授,同时作为器乐作品/合唱音乐指挥也频频亮相舞台。1997年他创建了北京新空气室内乐团,经常指挥该团演出,着力推广十八至二十世纪的作品。1998年至2005年他任北京巴罗克室内合唱团常任指挥,与该团携手使北京观众领略了西方合唱音乐之广博。2002年,尼克•史密斯先生与他人共同创建了国际节日合唱团(IFC)。该团为非赢利性合唱团体,主要排演大型合唱作品,在尼克•史密斯的指导下先后在中国首次上演了风格迥异的作品,如巴赫的《马太受难曲》、拉赫马尼诺夫的《晚祷》、康斯坦•兰博特的《里约大河之歌》等。IFC合作过的乐团包括中国爱乐乐团等。
另外,尼克•史密斯先生还兼任北京市少年宫管乐队指挥,带领该乐队参加了2005年荷兰凯尔克拉德世界管乐大赛并摘得金牌。与他合作过的世界知名音乐家包括埃玛•柯克比、Jan Stigmer、吕思清以及法国里昂打击乐团等,合作过的中国乐团包括中国交响乐团、中国电影交响乐团和上海爱乐乐团等。2006年7月,尼克•史密斯先生曾在厦门举行的第四届国际合唱比赛中担任评委。
2009年尼克•史密斯先生应邀在北大讲堂创办“时代佳艺•新雅空气室内乐系列”演出活动,并亲自担任现场解说和指挥,受到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