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旨:为适应音乐文化时代发展需要,凸显我校作为研究型高等师范大学特色,选拔、培养具有综合素养的基础知识扎实的应用型音乐表演和音乐教育高级人才。
目的:主要考查考生对中国近现代音乐史、西方音乐史基础知识的整合能力、逻辑思维和语言表述能力。
中国近现代音乐史(75分)
使用教材:《中国近现代音乐史》,汪毓和编著,人民音乐出版社,第二次修订版、第三次修订版。
考试大纲及考试提示(以第二次修订版为例):
考查重点: 第二、四、五、七、八、九、十、十三章内容
第二章《西洋音乐的传入与学堂乐歌的发展》,主要把握学堂乐歌传入、发展的历史脉络、代表人物以及内容和艺术表现形式等方面的特征。
第四章《中国近现代新音乐文化的初期建设(上)》和第五章《中国近现代新音乐文化的初期建设(下)》这两章 ,重点把握中国近代新音乐文化初期建设中的代表人物及其思想和创作特色。
第七章《20世纪30年代城市音乐生活、音乐教育,及黄自等人的音乐创作》,重点把握这一时期的重要音乐创作现象、代表人物及其创作特点、意义及影响。
第八章《“左翼”音乐运动及聂耳、吕骥等人的音乐创作》,第九章《抗日战争初期的音乐创作及作曲家贺绿汀等》和第十章《冼星海及其音乐创作》这三章,主要考查“左翼”音乐运动中的重要领军人物聂耳、贺绿汀、吕骥、张曙、任光以及冼星海等人的音乐创作思想、风格特征以及历史意义和影响。
第六章《工农革命歌曲和根据地的音乐》,第十一章《沦陷区的音乐生活及江文也的音乐创作》,第十二章《国统区的音乐生活、音乐创作》这两章,可进行比较阅读,重点把握作曲家的创作。
第十三章《抗日民主根据地及解放区的音乐生活及其各类音乐创作》,重点把握新歌剧的兴起与发展;有关民族新歌剧在中国近现代新音乐文化运动中的生成与发展,还可参阅郭建民、赵世兰、赵燕等合著的《20世纪中国民族声乐文化引论》一书中的有关章节。
辽宁师范大学研究生招生办公室
2012年9月
【点此查看:辽宁师范大学音乐艺术专业研究生招生考试更多资讯】
【点此查看:国内更多院校音乐艺术专业研究生招生考试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