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研究方向  | 
 考试内容要求  | 
 参考书目  | 
| 
 中国音乐史学 
(含中国音乐史学、音乐考古学、音乐文献学、乐律学、琴学)  | 
 熟悉1949年以前各历史时期的音乐史实;熟悉中国古代音乐美学史、乐器及器乐音乐史、乐律学史的基本情况;熟悉各时期的主要音乐作品及其主题;了解当代中国音乐史学研究的重要著作、文献及其作者;能基本读懂古代音乐文献。  | 
 刘再生《中国古代音乐史简述》(修订版)(人民音乐出版社2006年5月北京第2版); 
夏野《中国古代音乐史简编》(上海音乐出版社1989年);汪毓和《中国近现代音乐史》(第二次修订版,人民音乐出版社华乐出版社2002年); 
田可文《中国音乐史与名作赏析》(人民音乐出版社与上海音乐出版社联合出版2007年); 
郑祖襄《中国古代音乐史学概论》(人民音乐出版社1998年); 
杨荫浏《中国古代音乐史稿》(上、下册,人民音乐出版社1982年)。  | 
| 
 1、西方音乐史学 
2、外国音乐文献编译  | 
 熟悉西方音乐史各阶段的风格变迁;熟悉各历史时期主要的音乐流派、音乐家及其风格特征;熟悉文艺复兴以后的重要音乐作品及其主题;把握西方音乐的基本历史线索,掌握基本的研究方法。  | 
 于润洋《西方音乐通史》(人民音乐出版社2001年); 
李应华《西方音乐史略》(人民音乐出版社1988年); 
格劳特、帕里斯卡《西方音乐史》(汪启璋等译,人民音乐出版社1996年)。  | 
| 
 1、中国传统音乐 
(含民歌、戏曲、曲艺、歌舞、器乐、道教音乐、佛教音乐) 
2、世界音乐  | 
 掌握本科学习阶段应了解的中国民间音乐(含民歌、歌舞、曲艺、戏曲音乐、器乐)的基本知识;了解中国传统文人音乐、宫廷音乐、宗教音乐的基本情况;熟悉传统音乐的重要作品;了解传统音乐研究的基本方法及近年来的最新研究成果;了解民族音乐学学科理论的基本知识。  | 
 江明惇《中国民族音乐欣赏》(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年); 
王耀华、杜亚雄《中国传统音乐概论》(福建教育出版社1999年); 
伍国栋《民族音乐学概论》(第一、二章,人民音乐出版社1997年); 
沈洽《民族音乐学在中国》(《中国音乐学》1996年第3期); 
杨匡民《民歌旋律地方色彩的形成及色彩区的划分》(《中国音乐学》1987年第1期); 
刘正维《戏曲腔式及其板块分布论》(《中国音乐学》1993年第4期)。  | 
| 
 音乐美学 
(含中国音乐美学、西方音乐美学)  | 
 掌握音乐美学基本原理;熟悉音乐美学理论发展的基本历史与线索;了解音乐美学研究的主要课题。 
 | 
 历史部分: 
宋祥瑞《西方音乐美学史教程》(武汉音乐学院音乐学系); 
蔡仲德《中国音乐美学史》(人民音乐出版社1995年); 
修海林、罗小平《音乐美学通论》(上海音乐出版社1999年); 
金经言《对音乐美学作自律他律划分的最初尝试》(《中国音乐学》1996年第1期); 
《中国音乐年鉴》各卷“音乐美学”部分。 
导论部分:蒋一民《音乐美学》(人民出版社1991年);张前主编《音乐美学教程》(上海音乐出版社2002年)。 
原著部分:柏拉图《理想国·法律篇》; 
亚里士多德《政治学》第八卷; 
黑格尔《美学》第一卷,第三卷上; 
汉斯立克《论音乐的美》; 
丽莎《音乐的特殊性》和《音乐美学新稿》(于润洋译); 
柯克《音乐语言》; 
迈尔《音乐中的情感与意义》; 
杰米·詹姆斯《天体的音乐》。  | 
| 
 音乐传播学 
音乐编辑学  | 
 从中国音乐史、西方音乐史、中国传统音乐、音乐美学中任选1门作为专业主科考试科目。 
参考书目详见主科选考科目的参考书目。  | |
武汉音乐学院研究生招生办公室
2012年9月28日 
【点此查看:武汉音乐学院音乐艺术专业研究生招生考试更多资讯】
【点此查看:国内更多院校音乐艺术专业研究生招生考试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