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时候,每到周末就一个人坐夜车到北京,早上五六点下车便往老师那赶。上完课之后,晚上再坐夜车回来。这样的学习坚持了一年多。”李娜说,那段日子虽苦,但收获很大,“不仅能得到金老师的亲自指点,那里的氛围也特别的好,进进出出都是音乐界的名家、优秀青年歌唱家,让我开阔了眼界,进步特别的快。”
为城市放歌 代言大连声音
2002年,李娜从沈阳音乐学院毕业,回到了家乡大连,开始用歌声记录城市的成长。2006年,李娜拍摄了第一部歌唱大连的音乐电视《大连,我永远的爱》;2007年拍摄了奥运题材音乐电视《祥云在飞翔》,李娜说,她就是要通过音乐的传递,让更多的人感受到大连的时尚与浪漫。
李娜参加过许多的大型演出活动,随文联走进社区、走进养老院;随央视“欢乐中国行”走进江苏;代表大连电视台参加“五城市春节晚会”等。但最让她难忘的还是2009年第二十届大连国际服装节开幕式广场晚会,当朵朵清雅的莲花在夜空中盛开,李娜唱着《爱莲》,穿着粉色的长裙,弹着古筝翩然而来。
2008年,中国音乐家出版社发行了“李娜歌唱作品专辑”,这张专辑在形式和表现手法上都有很大的创新和突破,把民族和时尚元素很好的融为一体,使人耳目一新,赋予了民歌新的生命力,在音乐表演美学方面有了很好的诠释和表现。在演唱及歌曲的处理上,打破了民歌演唱理论的界限,大胆的采用了民族唱法与通俗唱法相结合,给人一种崭新的表现形式和艺术张力。这种“新”民歌的表现方式除了具有审美和欣赏的价值外,在音乐学术上引起了一定的反响,获得了专家们的肯定,她最终荣获了“大连市社会科学进步奖”。
大学老师 是她最热爱的工作
如今的李娜已经是一名讲坛上的“老教师”了,大学毕业至今,她已经当了十年老师,作为辽宁师范大学的一名声乐老师,她说她很幸福,选择了这样一个十分热爱并且适合自己的职业。
李娜说,“毕业时,很多同学选择进入艺术团体,但是我觉得自己更热爱教师这个职业,于是,我选择了进入学校。现在我很庆幸自己的选择,和学生在一起是那么愉快,和他们一起分享成长中的喜怒哀乐是个很幸福的过程。”
现在,对于很多年轻人来说民族唱法似乎有些遥远,但是李娜却一直对自己热爱的演唱情有独钟,每次出国演出,她的感受都很深刻,无论是在日本等亚洲国家,还是欧洲,中国的民族唱法都很受欢迎。她不仅热爱民族声乐,还是一个很懂得因材施教的老师。对于学生,并不强求,她鼓励学生们探索多样的风格,不管什么唱法,只要唱好就行。“现在的选秀节目很多,我的学生也有去参加的,我也鼓励他们去展示和锻炼。但是我希望他们不要太浮躁,不要只追求名次,要静下心来,在比赛的过程中提高自己。”
对于李娜来说,虽然经常活跃在城市各种大型活动的舞台上,但她更愿意把自己定位为一名教书育人的老师,同时作为大连市最年轻的政协委员之一,她也希望自己在这个位置上参政议政的时候,为城市带来年轻人的活力。(大连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