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9月,许梅华在家乡创造了一个不小的奇迹:出生在大连庄河一个小山村,不会弹钢琴、连五线谱都不熟练的她,却通过几个月的努力,考进了沈阳音乐学院附中。
然而,就在那年12月13日,噩耗从天而降,许梅华的父亲不幸遭遇车祸身亡。失去至爱亲人的痛,让刚满17岁的许梅华对音乐的追求更加执著和坚定。她知道,父亲一直希望她能成为一名歌唱家,因此,她不能让父亲的在天之灵感到失望。
1998年高考,许梅华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天津音乐学院声乐系,师从歌唱家、声乐研究生导师赵振岭教授。4年的努力学习,让许梅华从班级的第22名一跃成为第一名。2002年,许梅华又创造了天津音乐学院的奇迹:成功举办了学院首次毕业生独唱音乐会。
“走在幸福的路上”创造“大连纪录”
2002年,大学毕业的许梅华被分配到大连大学音乐学院,从事声乐教学。在繁忙的教学之余,许梅华继续在音乐的高峰攀登:她每个月两次去中国音乐学院上课。周末六点多钟到北京,等换三遍车到校后,十点十五的课也就开始了,上完课后再坐晚上八点多的火车回大连。整整一年半的时间,许梅华都是这样度过的。
功夫不负有心人。2006年4月,在大连青年歌手大赛决赛上,许梅华获得了一等奖。同年作为全国仅有的两名访问学者之一,她去德国慕尼黑理查·施特劳斯音乐学院学习。在那里,作为民族歌手的她接受了美声唱法的指导,通过导师的指导,她的声音打开了。而接触国外的音乐后,许梅华的眼界开阔了。她的演唱日趋成熟:开始注重表现内心的东西,变得不再那么张扬了。
在德国学习了一年,许梅华参加了六场音乐会,并成功举办了个人独唱音乐会,在当地刮起了中国音乐的旋风。著名的《欧洲时报》评价说:“她的歌声中融进了东方旋律的魅力和西方音乐质感,给人以美妙空灵般的享受。”
2007年,对于许梅华来说是三喜临门:一喜是,她完成了在德国的留学生活;二喜是,她的个人专辑《走在幸福的路上》在全国发行;三喜是,她在大连广电中心演播大厅举办了“许梅华独唱音乐会——走在幸福的路
上”。那一次,许梅华又创下大连个人演唱会史上的“大连纪录”:演唱会有着超一流的舞美设计打造的背景,中国歌剧舞剧院民族管弦乐团60人豪华伴奏阵容。演唱会上,许梅华不仅演唱《山丹丹开花红艳艳》等中国观众熟悉的民族经典歌曲,更有像《伟大的心灵》、《我亲爱的爸爸》等外国著名声乐作品。她用兼具东西方的美声及民族于一身的唱法,为观众展示她独有的音乐魅力,为观众送去真正的音乐享受。
歌者与师者 都是幸福的选择
10年来,许梅华在完成教学之余,在大连市、辽宁省和全国各种音乐赛事都取得了不俗成绩,她用歌声为大连这座城市的浪漫写下一串串耀眼幸福的音符。就如她所说的:“幸福的滋味就是沿着音符一步步往前走的动力,而当一双双微笑的眼睛给你更多的期望时,你绝对有把自己的幸福让更多人分享的冲动。”
举办个人独唱音乐会是每一个歌者的梦想,许梅华已一次次幸福圆梦。但她更珍惜的是大连大学里的三尺讲台。“三尺讲台是我人生更大的舞台。在这个舞台上,我与学生建立的纯洁情感可能比音乐本身更美妙。”曾经有人问许梅华,为什么她不去当一名专业歌唱演员,许梅华微笑着说:“歌者最幸福的是观众的掌声,而师者最幸福的是看见在三尺讲台下一双双渴求的眼睛,为学生传道授业解惑。这两样我居然都不缺,所以我很满足,很幸福。”(大连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