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12日晚,第五届北京传统音乐节艳歌行——台湾汉唐乐府专场演出在中国音乐学院国音堂举行。如若走进音乐厅,定能感受到如若画中歌舞的立体视听享受。
汉唐乐府南管古典乐舞团成立于1983年,由南管名家陈美娥在台北创办。他们以传统南管古乐及典雅梨园科步,所焠练出梨园乐舞,实则是塑造了具有普世美学价值的新古典艺术潮流。今晚,他们踏歌而来!带来一场典雅脱俗且别具匠心的精彩演出!
演出以艳歌行的同名曲目开场,南管的传统乐器在舞台的幕帘后演奏《西江月引》的序曲,三个身着唐代服饰的舞者在幽暗的舞台灯光中缓缓出场,步履婀娜,舞步娇俏,表现了唐朝秀丽佳人踏青嬉春的万种风情。第二个节目讲述靓丽女子,春锁深闺凄情的曲目《簪花记》则是先营造出了未见其人、先闻其声的场景,歌者在漆黑的舞台上清唱南音,使观众一边欣赏着最纯粹的南音,一边渐渐被带入到曲目的情绪中。两个舞者则借鉴汉唐乐舞的形式,把深闺女子落寞之情演绎的入目三分。之后乐者分别操着南音传统乐器二弦、三弦、南琶、萧和四块表现南音古乐《上四管》的演奏排场。恰似“丝竹相和、执节者歌”。第四首曲目《相思吟》以汉代相和歌为演唱形态,采用“一人倡,叁人和”的排场,舞者持杖而舞,歌者在面容苍白,红唇小而鲜艳的妆容下娓娓唱出,体现了词曲清丽而柔曼、旋律幽怨而深沉。把旅途沧桑、愁思牵绊之情表现的淋漓尽致。《满堂春》主要展示了南音传统的打击乐器——四块的表演形式,看似简单的乐器,在乐者的手里,演绎出花样繁多,富有很强旋律性的音乐,不得不使人心生感叹。最后所有的演员,在饰以古璞典雅如诗入画般的舞台上,把沉稳内敛的南音古乐和细腻柔美的梨园歌舞科步结合得美轮美奂,令人耳目一新。
汉唐乐府以其沉蕴优雅的清新风格,使融入了中国唐宋以后几近失传近千年的宫廷雅乐“南音”,赋予了新的生命。最重要的是,它把谦慕和谐的礼乐精神继承和传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