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日下午4点,蒋洲易终于等来了乐队的最后一名成员——从上海匆匆赶来的郭祯南。她深吸一口气,走上了舞台。虽然只是正式演出前的走台,但她依然一丝不苟,哪怕一个音节不满意,也要暂停,和乐队其他成员进行沟通。
当天,蒋洲易和她的飞鸟室内乐团首次公开亮相,地点就在明都大饭店。对于这支完全由90后组成的小乐团来说,当晚的演出是非常成功的,能容纳200多人的大厅爆满。也许,这会是他们音乐之路的一个新起点。
弥补大学毕业时的遗憾,办一场属于自己的音乐会
去年,蒋洲易从华东师范大学音乐系毕业的时候,因为种种原因,没有举办属于自己的毕业音乐会。对于一个从事音乐的人来说,这是个不小的遗憾。
整整一年,蒋洲易都在想着如何弥补这个遗憾。今年8月份,和几个大学同学以及古典音乐圈的朋友吃饭的时候,不知谁说了一句,大家可以组一个乐团,共同举办一次音乐会。这个提议,在最短的时间内得到了全票通过。于是,乐团在最短的时间内成立了,成员包括常州姑娘、钢琴演奏蒋洲易,其他四位都是她的外地校友、朋友,分别是:中提琴张思远、大提琴刘碧渠、小提琴陈弘达、长笛郭祯南。
一个半月的时间,最初的提议就变成了现实。现在回想起来,她还觉得如在梦中,“不敢想象我们能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就实现了这个梦想。”蒋洲易说。
实际上,这一个半月的时间,飞鸟室内乐团的成员们过得并不轻松。决定组团举办音乐会之后,他们就开始找演奏曲目。蒋洲易说,选择曲目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情,一方面是因为好的曲目实在太多了,另外一方面他们还要考虑观众对曲目的熟悉程度,过于冷门的曲子,难免会有曲高和寡的可能。于是,通宵听曲子,在乐团成立的最初一段时间,简直是家常便饭。
最终,经过层层筛选,飞鸟室内乐团的成员们选择了《卡门幻想曲》《自由探戈》《久石让作品系列》等8组曲子,作为他们首演曲目。
行走音乐之路18年,发现演奏音乐情感更重要
从6岁开始练习钢琴,蒋洲易已经在音乐之路上行走了18年。在这18年里,她的经历和很多学琴的孩子非常相似。然而,喜欢思考的蒋洲易,还是和别人有些不同,对于音乐的内涵,她有着自己的理解。
“以前弹李斯特的《练习曲——轻盈》的时候,我可以把谱子完全背下来,整首弹完,非常流畅,一点错误都没有。”蒋洲易说的这首曲子,是公认的炫技之作,她在高考的时候,选择的就是这一首。然而,进入大学之后,视野宽广了,接触的理念多了,蒋洲易发现,自己以前对于李斯特的这首曲子的理解还是过于肤浅,“以前弹的时候,就是机械的重复每一个音节,不仅音色方面有缺陷,而且情感不足。”
蒋洲易现在觉得,音乐是有感情的,没有对生活和音乐的热爱,是做不到情感的正确表达的。“唱歌的人可以通过自己的情感,将歌曲表达出一定的意境,同样的,器乐也可以做到这一点。”蒋洲易说,100个人弹奏俄罗斯作曲家阿里亚比叶夫的作品《夜莺》,通过个人情感的表达,就会有100只夜莺出现在听众面前。
关于未来,想到古典音乐“原产地”去深造,
也想让常州人喜欢上室内音乐
谈到未来,蒋洲易和飞鸟室内乐团的其他成员都表示,他们希望从这一次的公开演出开始,更多地积累自己的舞台经验,而后到国外继续深造。“我们演奏的古典音乐曲目,基本都是欧美作曲家创作的,如果到这些音乐的‘原产地’去学习,肯定会对提升自己有帮助。”蒋洲易说。
当然,蒋洲易还有自己的一个小小的“野心”,那就是通过这种音乐会的形式,让更多的常州人了解、喜欢上室内音乐,“希望在不久的将来,常州能够出现以室内音乐为主打的艺术沙龙,这样我们能够和更多喜欢古典音乐的朋友进行交流、学习。”
以上内容来自:常州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