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扶青计划的六部委约作品中,室内乐作品《白鱀豚歌》以四个乐章的真诚美妙旋律讲述了一个完整的悲伤故事,在呈现形式上,是最朴实无华的一部。
这部作品的创作者叫吴承昊,今年18岁,9月份才刚到哈佛大学报到。他告诉记者,虽然并非音乐专业科班出身,但他学习了10年小提琴,还精通钢琴和二胡,又通过读交响乐总谱钻研作曲,在中学时期自己组建乐团担任指挥。吴承昊认为,音乐创作和学院教学并非紧密关联,“激发创作的应该是音乐以外生活中的素材,而不是音乐本身是需要去创作的题材。”
今年夏天接到国际艺术节的委约,吴承昊用两个月的时间完成了《白鱀豚歌》的创作。“‘非遗与当代艺术的对话’,我想也未必要局限于某一种形式。曾经人类对自然的敬畏,流传千年关于白鱀豚公主的传说,这些精神本身应该也是文化遗产的一部分,用今天的音乐表现出来,就是一种对话。”
在业界,吴承昊已经备受关注,除了获得专业作曲比赛奖项的认可,在美国也已经有专业乐团委约他作曲并演奏。作为一个“95后”艺术家,吴承昊以一种更开阔的眼光看待今天的音乐,“今天已经不是莫扎特、贝多芬的年代,当代音乐创作逐渐边缘化,纯音乐语言可能从主流音乐的范畴退出,更多的流行音乐、电影音乐甚至游戏音乐会成为主流。但我认为不管以何种形式承载,好的音乐终究是好的音乐,作曲家不是关在自己的房间创作,而是全方位地投入生活,然后表达。”(东方早报/陈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