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腔《西京故事》剧照(陈曦/摄)
10月15日晚,大型秦腔现代剧《西京故事》谢幕时赢得了观众经久不息的掌声与喝彩声,该剧题材的选取直击广大观众内心,触动了在浮躁社会种种伪装下那一个个真实的自我。
《西京故事》讲述的是一群生活在西京城里的社会底层人民“寻都市梦”的故事,主人公罗天福的一双儿女先后考上重点大学,他领着妻子用打千层饼的手艺,支撑起了儿子甲成、女儿甲秀在西京城的求学大业。看似普通的故事,却因剧情设置的跌宕起伏、演员们入木三分的表演深深刺激着每一位观众的神经,坐在我身旁的一位安保人员亦几度流泪。
本剧的角色设置贴合现实社会中几类人群的生活境遇与性格特点,真实、深刻、有血有肉。儿子甲成勤奋好学,成绩优异,怀揣梦想来到西京,而现实却给他要强的个性、脆弱的自尊一次次重创。在破旧的城中村蜗居,面对刻薄房东的种种刁难,他深深陷入了自卑,连同学给予他的帮助都被其视为对弱者的侮辱。“我家很富有的”,在这种心理暗示中,甲成渐渐由自卑到自弃,渐渐迷失了自己。他想让自己活出个“人样”,他甚至想找个“没人知道他是山里走出的农民”的地方登高一跳。而在甲成渐行渐远的背后,却有着千万次“打饼”以苦撑子女学费的父亲、一个偷偷捡垃圾勤工俭学的姐姐。
《西京故事》以细节反映诸多现实话题,穿插于整剧却并不突兀。如姐姐甲秀被富人房东家的问题青年看好,并称跟着他,大学毕业后不用工作就能过好日子。在现实社会中的确不乏被经济压得喘不过气的女孩,而甲秀没有被金钱击倒,她依旧将“打饼”的吆喝声喊得响亮。
作为父亲的罗天福,亦在无数的痛苦挣扎中,坚毅守住了自己最初的承诺与梦想,不想旁门左道,用勤劳的双手撑起家庭的一片天。在这种家庭教育观念的影响下,儿子甲成最终回心转意,又找回了那个勤劳、朴实的自己,而姐姐甲秀的千层饼公司也开张了,老罗家终于实现了自己的西京梦,又激发着更多的人做着同样的梦。
在笔者看来,本剧还有一层隐藏的观点: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没必要与谁比,更没必要仿效别人的生活,只要无愧于心就会快乐,家和万事兴。(中国文化报/马福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