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音在线 >> 行业新闻 >> 守护千年粤文化

守护千年粤文化
录入时间:2013/11/18 17:58:00 来 源:中音在线     [音乐教程]    

  今年夏天,18岁的黄捷芬放弃了佛山粤剧团的工作,回到从化街口街,在家庭综合服务中心当一名社工,周末时教小朋友们唱粤剧、排练节目。五年前,黄捷芬正是被小红豆艺术团的发起者姚冠冰推荐去学粤剧的13个“苗子”之一。在广州这座千年古城里,像黄捷芬、姚冠冰这样的人还有很多,尽管前路困难重重,他们仍在民间默默保护着历史和文化。

  粤剧:培养200多“小红豆”

  小红豆艺术团发起人姚冠冰曾说,“培养粤剧观众不在中学大学,在幼儿园,在小学”,保育粤剧也应该走“从娃娃抓起”的道路。年近八旬的她是从化街口街道办事处的退休干部。退休之后,除了热心助人外,姚冠冰最大的业余爱好就是唱上几曲粤剧小调。

  2005年,在做青少年思想教育工作时,她萌发了将粤曲以第二课堂的形式带进了街口小学和石南小学。试点学校教育的成功,让冰姨真正明白到,小朋友不是不喜欢粤曲,而是缺乏认识和了解粤曲的土壤;粤剧不是魅力不再,而是有创新发展的广阔空间。

  “在这几年的时间里,艺术团培养了一大批粤曲苗子。”据悉,姚冠冰通过小红豆艺术团培养了200多名“小红豆”,其中13人送去广东省粤剧学校接受培训。

  “这一路走得很困难。”姚冠冰说,除了每年政府资助的5000元,剩余的活动经费得靠自筹,而团队人员更是明显老年化,缺乏新鲜血液。不管是经费还是团队人员都让她有捉襟见肘的窘迫感。

  社区文化:走访长者存留历史

  三年前,针对海珠区华洲社区的青少年们,启创社会工作发展协会发起一项“文化大使计划”,让青少年们了解社区名胜古迹和历史文化。

  “这个社区有着独特的历史文化特色,如龙舟、祠堂、庙宇等等。”协会工作人员黄琪乐告诉记者,在社区14~16岁的青少年中,他们每年都会挑选10名左右作为核心成员,以小组工作的形式,走访村中老人,以录像、录音等方法记录下口述资料,并对其进行整理,形成文字资料。

  利用这些图文资料,青少年们将文化大使项目中制作一批主题台历,以进一步推广社区文化。此外,今年6月,文化大使计划新推出了导赏团。“让孩子们来做小导游,先以小洲村为据点,向社区外的人们介绍当地的特色。”

  “目前最大的困难是如何链接更多的资源来实现构想,希望今后能有更多的人来加入、支持我们。”黄琪乐说,因为资源问题,一些想法无法实施,多少给孩子们带来挫败感。

  “讲古”:变得更加精华化

  在快节奏的都市生活中,和其他传统曲艺一样,岭南传统艺术文化的瑰宝——“讲古”面临着日趋边缘化的困境。

  24岁的彭嘉志拜师学讲古已有十年。他探索走一条把“讲古”精华化的路子,就像京剧转向“折子戏”的发展一样。一些人们耳熟能详的故事,可以从长篇小说中抽出来,通过精心编排和合理演义,保证情节紧凑的前提下,创作成“经典故事”评书,他的尝试已经在大学里获得了成功,不少同学通过他的粤语讲古,记住了许多“羊城旧事”。

  大学毕业后,他开始全职从事艺术创作,并和朋友做起了NGO,主要是保护粤语口头文化。彭嘉志说,他们对文化进行记录,举办私伙局、座谈会等,用录像、录音的形式留下与老艺人相关的影音资料。机构从2011年正式开始运作,最初的工作场地不足3平方米。如今,家人借了彭嘉志一处地方来运作项目。

  不过,让彭嘉志倍感压力的是资金问题,每到月中他就要设法筹钱。“每月开支压到最低也约需1万元。”

  他认为,政府对文化保育这块的扶持力度还不够大。彭嘉志感言,或许对当代人来说很难看到他们的工作成效,但对后人来说,他们将为后人研究这段艺术、文化历史提供便利。(广州日报/张丹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