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上海音乐学院古筝艺术周将于11月29日—12月3日在上海音乐学院举行。本次活动由上海音乐学院主办,上海音乐学院民乐系承办,上海音乐家协会、上海音乐学院东方数字媒体艺术研发中心、上海音乐学院音乐工程系、上海音乐学院艺术管理系、上海音乐学院音乐学系、上海音乐学院现代器乐与打击乐系、上海音乐学院科研处、上海音乐学院敦煌筝乐团协办 ,并得到上海民族乐器一厂大力支持。
上海是具有“吸纳、融合、发展”、“海纳百川”精神的开放型城市,它不仅是全国经济的龙头,亦是先进文化的代表,作为建国之后筝艺兴起地的上海音乐学院,它不仅为全国培养了众多杰出古筝演奏家、教育家,同时出现的大量重要古筝音乐作品,对古筝今天的繁荣亦作出了杰出的贡献。此次上海音乐学院首届古筝艺术周为上海音乐学院2013重大活动项目之一,活动原由庆贺上海音乐学院古筝教授夫妻何宝泉、孙文妍执教50周年,后经两位教授与活动的策划人上海音乐学院祁瑶副教授共同商定,将活动宗旨定为:为全国古筝艺术发展搭建平台,为全国古筝交流架设桥梁,为古筝艺术的繁荣做贡献。
首届上海音乐学院古筝艺术周,吸引了全国七大音乐学院:中央音乐学院、中国音乐学院、武汉音乐学院、西安音乐学院、星海音乐学院、天津音乐学院、四川音乐学院,及厦门大学音乐学院、南京艺术学院音乐学院、福州大学音乐学院、杭州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扬州大学音乐学院、安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广西艺术学院、福建、浙江、云南、贵州、甘肃、以及香港、台湾等地的古筝导师、演奏家、学者、学生近400人参加本届艺术周的交流与演出活动。
本次活动将分为三个板块:
九场大师班讲座:我们邀请全国最为杰出的古筝教育家、理论家、演奏家与全国各地的古筝导师们在上海相聚一堂,不仅有古筝教育家们独到心得的展现:上海音乐学院孙文妍教授的《浙江筝艺概述》、中央音乐学院李萌教授的《从学习潮州筝乐引发对传统筝曲学习之思考》、西安音乐学院樊艺凤教授的《秦风古韵·陕西筝曲风格特征与演奏解析》、安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副院长李庆丰教授《河南筝曲的演奏风格》,更有音乐学家、作曲家精彩的讲解:上海音乐学院科研处处长萧梅教授的《听客家筝 说门外话》、中国传统音乐学会会长乔建中教授的《现代筝学刍议》、上海电视台艺术人文频道总编辑室主任一级编辑金建民的《中国古筝的历史与文化》、上海音乐学院著名作曲家何占豪教授的《梁祝创作背景与乐曲赏析》、西安音乐学院周煜国教授的《筝乐作品【云裳诉】音乐分享与技术把控》,让听者不仅能从古筝教育家的讲解中直接受益,通过音乐学家、作曲家的剖析,更能从多方位、多层面了解古筝历史、了解古筝作品内容与内涵。
第二个板块同样精彩:三场敦煌国乐系列音乐会体现出老中青三代演奏家的风采:《桃李泉妍育青蓝》—何宝泉、孙文妍师生音乐会在何、孙教授教学视频资料回放中开始,当年他们的学生已经成为现各音乐学院古筝教学队伍中的“顶梁柱”,这些教师带领着他们的学生制作的感恩视频让两位教授动容,而音乐会上他(她)们轮番上场做精彩的表演:四川音乐学院江澹曦的《蕉窗夜雨》、上海音乐学院祁瑶的《云裳诉》、王蔚的《铁马吟》、潘文与浙江师范大学音乐学院盛秧带来的《月儿高》、香港中乐团筝演奏家罗晶的《婵歌》、福建艺术学院的陈爱娟带领八位演奏家共同演绎的《南音赋》、何宝泉教授研制的蝶式筝《别港》、旅居日本的筝演奏家江舟与上海音乐学院著名笛子演奏家詹永明教授共同演绎的《春之海》等一一亮相,而著名昆曲艺术家张洵澎与上海音乐学院敦煌筝乐团婉媄组合共同弹唱的《游园》重现了当年何、孙教授组建全国第一个筝乐团的风采。整场音乐会在50台筝与鼓乐齐奏的《将军令》中落下帷幕。
黑檀木——一般市场价6000以上 黑檀木属于高级的木材,是世界上最稀少、最名贵木种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