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的创建人为我国老一辈的著名作曲家、音乐理论家丁善德教授。他对作曲技法、复调及管弦乐法所作的大量理论研究,以及由他亲自培养起来的一大批作曲家和理论研究人材,为该学科点的建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目前,学科点有教授15位。其中桑桐教授曾任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贾达群教授为现任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学科带头人有许舒亚教授、林华教授、徐孟东教授、何训田教授、贾达群教授。
学科的主要研究方向为近现代音乐观念、音乐理论、作曲技法的发展态势及其研究,并涉及到研究不同时代,不同风格、流派作曲家的音乐作品在创作思维、结构观念及具体的技法运用等方面的不同特色,其中也包括了和声、复调、管弦乐法及音乐分析等作曲技术理论的历史沿革以及它们在二十世纪音乐中的演进,同时也涵盖对这些技术理论在创作中的实践等课题的研究。
音乐学
本博士点是我国音乐学领域最早建立的博士学位授予单位之一。建立于1983年。1996年成为上海市教委重点学科;2005年成为上海市重点学科(特色学科);2007年被批准为国家重点学科。
学科的创始人为我国著名音乐学家钱仁康教授。他的研究方向为音乐作品分析以及外国作家与作品研究。学科点现有教授22位。
该学科点所在系为上海音乐学院音乐学系。学科带头人有钱亦平教授、杨燕迪教授、韩锺恩教授、洛秦教授、赵维平教授、肖梅教授、陶辛教授。学科的主要研究方向有:中国传统音乐理论研究、中国古代音乐史、中国近现代音乐史、乐律学、东方音乐研究、西方音乐史、外国作曲家与作品研究、钢琴艺术理论、流行音乐研究、音乐人类学、音乐美学、当代音乐研究等。
戏剧与影视学
音乐戏剧是指以音乐作为主要媒介和语言核心的综合艺术形式,它最能体现国家民族艺术发展的水准并具有最广泛的社会影响力。其创作和表演实践既有自身的语言及形式特征,也须契合戏剧、音乐形式的一般规律。本学科的宗旨就是对这些特征及规律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
本学科在音乐戏剧理论研究与创作表演实践方面有着深厚的积累。自上世纪20年代以来便致力于西方歌剧的传播普及和歌剧形式的洋为中用;50年代起,开始筹划歌剧理论、表演和创作实践的研究教学体系;改革开放后建立了全国唯一的歌剧中心——周小燕歌剧中心,涌现出了著名作曲家金复载、赵光,著名歌唱家廖昌永、方琼、顾平、宋波,著名指挥家张国勇、曹通一等杰出的音乐戏剧创作表演人才。
以于会泳为代表的老一辈学者在中国戏曲的理论研究和改革实践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现今拥有以著名作曲家、理论家林华教授,音乐史学家沈旋教授、音乐戏剧研究家陶辛教授为首的强大研究团队。重要研究成果(如于会泳《腔词关系研究》、林华《歌剧概论》、沈旋《论巴洛克歌剧的戏剧性》、陶辛《定义音乐剧》、杨燕迪译著《作为戏剧的歌剧》及大量优秀博士论文)在国内学术界占据领先地位。
目前,本一级学科仅招收戏剧理论研究方向的博士研究生。
三、报 考 说 明
(一)培养目标
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在本门学科中掌握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和本学科前沿发展动态,具有独立从事高水平音乐研究和创作的能力,能在音乐研究和创作领域做出创造性成果的高级专门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