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29日13:50,我院音乐理论教研室在文逸楼405会议室举行了教研活动,我院全体院领导及音乐理论教研室全体教师出席。活动由教研室主任柳进军博士主持。
活动分专题发言、说课与自由发言两个单元。
在教学研究专题环节,我院马达院长,刘瑾副院长,音乐舞蹈教育研究所所长陈雅先教授等,先后围绕提升学生学习兴趣、鼓励学生参与教学的实践性环节、对教学的内容和教学过程把关、建立健康良好的师生关系、实现师生相互促进等问题做了发言。
在学生研究专题发言中,苏沛祺书记、刘小燕副书记先后就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技能和文化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引导和提醒学生关注社会的需求,找准自身定位等做了发言,强调了教师言传身教的重要性。
此后,配合10月31日上午第一大节的公开课,我院青年教师潘妍娜博士就《中国民族音乐》课程“歌舞音乐”章节进行说课。她特别提出感性体验与理性分析相结合的教学思路,除了知识讲解外,让学生在课堂上各学唱一首北方秧歌和南方采茶歌舞音乐。
在自由讨论环节,许晖副教授、蔡幸子副教授、祝晨光副教授、赵赞老师、李萍博士、屠金梅博士、江雪博士、刘张杰老师、柳进军博士等纷纷发言。有的对此前的专题发言和说课进行回应,有的谈工作中的经验和体会。院学工办因故不能出席的廖争荣老师还特别提交了书面发言。老师们对学生所反馈的课余时间少、技能课练习时间不够的问题进行了讨论和集体会诊。此外,马达教授还提出教师要重视教学中的“预设与生成”的问题;陈雅先教授则指出,课堂上不能“让学生闲着”,而应当让学生参与到教学互动中来。大家还肯定了祝晨光副教授利用微信等工具收发作业(录音)的做法。而针对“作曲”类课程,有教师提出,除了充分利用课堂教学以外,可以把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作为切入点,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生长点,创造条件,积极引导学生参与或组织创作作品的艺术实践,让谱纸上的创作,“活”在舞台上,使教育、理论、创作与表演实践形成活性链接,通过实践激发兴趣、检验成果、提高水平,从而形成良性互动,并提出举办广州大学音乐舞蹈学院学生歌曲创作及表演比赛的设想。大家畅所欲言,现场气氛十分热烈。
最后,柳进军博士通报了教研室下一阶段的工作计划,他希望大家对教研活动的内容和形式多提建议,为提升学院的本科教学质量作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