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来王洛宾以《海峡来客》为题,生动记录了与三毛初次见面的情景和感受。
次日,王洛宾如约而至,待他在沙发上坐定,她就盘腿坐在沙发前的地毯上,双臂抱膝,像个小女孩听一位老者讲故事。王洛宾说的是那首在监狱里写的《蚕豆谣》。当王洛宾起身告辞时,三毛问:“洛宾先生,不知道我会给您留下什么样的印象?”王洛宾说,“第一是西部女牛仔,第二是继而变成了秀发女郎,第三是一位了不起的女作家。”
三毛首封来信曝光
滚滚红尘中,你无法要求我不爱你
20天之后,王洛宾收到了三毛的信。
这封信,言辞与含意的火辣让王洛宾感到不安,其中“你无法要求我不爱你,在这一点上,我是自由的……”等炽热的语句,曾滚烫过那个年代多少文艺青年的心。
距上次见面不到5个月,三毛携带沉甸甸的行李再次飞往乌鲁木齐,来到王洛宾的家。不过令她没想到的是,王洛宾以自己年纪大不会照顾客人为由,请来一位女大学生在家全程照顾三毛的生活起居。这让三毛心中不快。
连续七八天,王洛宾都在忙着自己的事情,无暇顾及三毛。虽然三毛有很多不快,但她还是抽空帮王洛宾收拾布置房间,但好景不长,王洛宾对三毛想要在乌鲁木齐买房定居的想法明显不欢迎。三毛无法再忍受这样的处境。三毛离开乌鲁木齐时,王洛宾还带着几个朋友到宾馆为她送行,三毛打开门一看,又是来了这么多人,她当众抱着王洛宾哭着说,“我就要你一个。”
三毛提着行李,永远地离开了乌鲁木齐。
情感背后真相
王洛宾一生浪漫 可两人之间鸿沟深深
按照王海成的回忆和判断,“半真半幻的崇拜之旅、倾慕之旅、寻觅之旅,三毛释放的浪漫、最终没有完全动摇王洛宾的现实主义堡垒——王洛宾一生中充满了浪漫,可那仅仅是对他钟爱的音乐和民歌而言”。
时代的差异、年龄的差距和海峡两岸人文和生活准则的差异,在两个人之间掘出一道深深的鸿沟。“王洛宾内心承认,他没有力量,也没有勇气去接受三毛热烈、坦率和真挚的感情”。三毛走后,王洛宾发现,吉他的D弦上别着三毛的发卡。他珍藏起来,写了一首《幸福的D弦》。
来去九天,三毛就这样伤心地走了。过了些日子,她给王洛宾写了最后一封信。
王洛宾情歌《等待》写给三毛:等待等待等待,越等待越爱
三毛给王洛宾寄出最后一封信后不到一个月,1991年1月4日,便自缢于台北。1月5日,王海成得知三毛自缢,立刻赶到父亲住处。家里静悄悄的,王洛宾微闭着眼睛坐在沙发上。他看到儿子来了,轻声说,“三毛死了。”这一天,王洛宾喝醉了。几天后,王洛宾拨动嵌有三毛那枚粉红色发卡的吉他,唱出了又一支感怀忧伤的歌曲《等待》。“你曾在橄榄树下,等待又等待,我却在遥远的地方,徘徊再徘徊……”(西部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