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民族管弦乐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 姜维成
2009年底召开的湖南省民族管弦乐第三次代表大会,提出了“要通过加强考级管理,完善考级制度,创新考级办法,突破市场瓶颈,反击恶性竞争,提升湖南省民族管弦乐学会在全省民族器乐艺术考级中的作用和权威性”。面对严峻的市场竞争环境,新当选的学会领导班子走出了一条以学会建设促进考级良性循环的正确道路,艺术考级保持了连续四年持续稳定增长,考级人数由2008年的4232人增加到2012年的6500人,累计增长46.5%。
一、学会组织建设是考级工作的坚实基础
截至2008年底,湖南除省会长沙外的13个市州中,仅有7个建立了民族管弦乐学会组织。学会领导意识到,全省学会组织体系的健全,是学会工作的基础,必须迅速建立起覆盖全省的市州学会及艺术委员会组织网络。新成立的市、州学会团体作为一支重要的社会力量迅速崛起,不仅提升了民族管弦乐在当地的社会关注度和影响力,而且扩大了民乐艺术考级的覆盖面。
二、民乐活动的兴盛是考级工作的最佳广告宣传
举全学会之力,先后组织举办或承办了湖南省第四届“洞庭杯”民族器乐系列大赛、湖南省首届民族器乐合奏大赛和每年一度的“小小音乐家”新年音乐会。学会所属各专业艺术委员会活动频繁,也为学会团体和湖湘民族音乐做足了无言的广告宣传。
三、坚守艺术考级质量为考级工作赢得广泛的社会赞誉
2010年,我们大刀阔斧地对全省考官队伍进行了全面整顿,全省考官由原有的76名,经整顿后减少到40名。四年来,围绕考级工作,学会在原有制度的基础上,推动了考级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建设,赢得了广大考生和家长以及指导老师的支持和信赖。
四、会员之家建设为考级工作增加了凝聚力和向心力
近年来,学会提出了“在努力增强学会经济实力的同时,不断改善学会目前的办公、接待条件,增强学会服务会员的能力,为全体会员营造一个温馨、和谐的会员之家”的工作目标。
五、树立正确的服务观是赢取市场的关键
学会作为非营利性机构,服务社会、服务大众,始终是学会不变的宗旨。在具体工作部署和实施中,注重每一项服务的细节,使参加考级的考生和家长在周到细致的服务中感受到学会的温馨。
考级工作的总结及展望
安徽省民族管弦乐学会 李克梅
2013年度里,我会的考级工作在所有作出切实努力的各承办单位和考级负责人的共同努力下,考生总数第一次逾8300多人,是稳步发展进取的一年。这一成果的取得有赖于认真贯彻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的八点好经验——
1.继续学习和坚持文化部第31号文件《社会艺术水平考级管理办法》,以使我们的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2.自觉、主动地取得各级文化主管领导机关的理解、支持 、领导、管理和监督是搞好考级工作的法宝。
3.团结好广大民乐指导老师。
4.大力开展民乐艺术活动。
5.积极开展民乐艺术的培训,通过自己的努力培养生源。
6.进一步提高考级的质量和服务态度。
7.把考场设到县、镇去,把方便让给考生,让考生能就近参加考级。
8.扩大考级的专业范围,我会经文化部批准开考的民乐专业已扩大到20多个,可在此范围内扩大开考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