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1月20日晚,作曲系“放飞梦想”系列音乐会之“宁夏印象”—作曲系2010级师生赴宁夏采风汇报音乐会在中国音乐学院阶梯教室如期举办。此次音乐会上演的作品是10级作曲系同学们根据今年8月份赴宁夏采风时所收集到的丰富宝贵的民间音乐创作素材和所见所闻而衍生出的灵感所创作的歌曲。为此,宁夏文化厅副厅长秦发生先生,宁夏文化厅艺术处处长吴建平先生,宁夏群艺馆馆长靳宗伟先生,同我院党委书记闫拓时教授、院长赵塔里木教授,以及作曲系的领导老师一同观看了演出。
此次音乐会作品的歌词和风格都以宁夏为题,同学们灵感各异,每个人心中的想法和创作的手法都不一样。有的同学以当地的“花儿”为素材来进行创作,比如杨金子创作的女高音独唱《黄河水浇富了宁夏川》,歌曲的旋律比较具有当地“花儿”的特点,同时段落之间还带有速度和情绪的对比。魏梦晴创作的女高音独唱《月光里的贺兰女》,引子部分是 “山花儿”般自由、嘹亮的哼唱。张嘉阳创作的男高音独唱《枸杞红了》以及韩嘉莹创作的男高音独唱《宁夏踏歌》,这些作品的创作灵感均是来自于大山里听到的“花儿”。而有的同学则以回族伊斯兰教音乐为素材来进行创作,比如刘兴焱同学的《新月下的祈祷》,稍带着伊斯兰教音乐的曲调配上回族特色的“色俩目”歌词,使得整首作品风格新颖。有的同学的创作则是歌颂当地的风土人情,比如张潇予创作的女高音独唱《沙湖·塞上美人》,优美的女高音与小提琴、钢琴伴奏相呼应,仿佛把我们带入了沙湖那片神秘的大漠中。朱子奇创作的略带欢快的女高音独唱《“花儿”漫上了好家园》,以及陈诺创作的抒情优美的女高音独唱《月光里的贺兰女》等。有的同学则是大胆创新,比如王茜创作的《沙湖·塞上美人》,旋律的素材虽是来源于当地的民间音乐素材,但是钢琴伴奏部分却加入了一些爵士元素,给大家又带来了不同的感受。而李美仪创作的男女对唱形式的《“花儿”心语》,歌曲使用的是“起承转合”四句式的结构,非常具有当地特点的旋律朗朗上口,为了配合歌词的意境,两位演唱者还特地穿上了精美的回族服饰,整首作品给大家耳目一新的感觉。节目最后,同学们邀请宁夏来的贵宾与作曲系老师们上台一起演唱了当地的“花儿”《绿韭菜》,欢快热烈的歌唱抒发了大家对宁夏那份最真挚的情感。
音乐会结束后,宁夏群艺馆馆长靳宗伟先生、我院院长赵塔里木教授、作曲系主任高佳佳教授、作曲系书记禹永一教授分别就此次音乐会的成功举办发表了讲话。赵院长对于大家的作品和想法给予了肯定,期望同学们能继续坚持不懈地挖掘本民族民间音乐的丰富宝藏,为创作提供丰富的灵感源泉。高佳佳老师也对大家近期的表现和进步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她认为,同学们在应用民族音乐再创作的手法上还应有更多的磨练,积累更多的经验。宁夏群众艺术文化馆的靳馆长听了音乐会后动情的说:“我这次被同学们的努力和智慧所感动”,并鼓励同学们再接再厉创作更优秀的作品,他还强调了此次音乐会的重大意义——“我们要从自己身边找素材,做自己民族的、特色的音乐”,并给大家演唱了一曲当地的“花儿”,得到了大家热烈的掌声。虽然这次音乐会已经落下帷幕,但这是同学们怀揣着梦想,在民族音乐创作道路上的新起点,更是同学们及所有带队老师们美好回忆的见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