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1月27日14:00,中国音乐学院第二届科研大会在国音堂歌剧厅隆重召开。文化部科技司、北京市教委及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田军亭、黄侃、李建平等领导同志莅临会议。中国音乐学院党委书记闫拓时、院长赵塔里木、党委副书记韩立萍、副书记兼纪委书记倪赛力、副院长宋飞以及全院教职工、硕博士研究生300余人参加了会议。本次大会由我院科研处处长高佳佳主持。
赵塔里木院长首先作科研工作报告。报告总结了近年来我院科研工作所取得的累累硕果,并部署了下一步的工作重点。赵院长强调阐述了科研在高校发展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并提出了科研工作目前存在的问题。2011年—2012年,是我院“十二五”开局之后的前两年,也是学院努力推进由教学型大学向教学研究型大学转变的关键两年。面向未来,我院科研工作将更加紧密的围绕学院的办学特色,为早日实现学院“构建中国民族音乐教育体系”的办学目标而不懈努力。
接下来,文化部文化科技司社会科学处调研员田军亭在大会上发表了讲话。他首先祝贺我院多年以来在艺术科研方面取得的一系列重要成果,并对国家新设立资助的项目进行了简要介绍,号召大家关注国家文化艺术建设实践方面应用性的研究项目,以解决和推进国家艺术领域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北京市教委委员黄侃同志代表北京市教委对大会的胜利召开表示了热烈祝贺。他强调科研是学校的兴校之本,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社会进步发展的根本动力源,指出中国音乐学院与其他艺术院校相比有着光荣的历史和独特的办学定位,承载着传承和发展中国民族音乐的历史使命,希望在现有成绩的基础上再接再厉取得新的突破。
在教师代表发言的环节,2011年第八届金钟奖合唱作品评奖唯一金奖获得者,著名作曲家、博士生导师施万春教授应大会之邀走上演讲台。他提出了自己长期以来对于音乐功能以及音乐创作方面诸问题的一些思考。博士生导师杨红教授,作为承担多项国家级、北京市重大科研项目的负责人也发表了热情演讲。杨红教授认为现在科研的平台多了,非常有利于教师学者们的发展。同时她将自己的科研成果过向大家进行了汇报,把自己的科研经验分享给诸位老师,鼓励大家勇往直前。
对获奖科研成果的表彰是本次大会的另一项重要内容。大会首次将创作成果纳入科研奖励范围,充分显示出院党委对音乐创作的高度重视。由党委副书记韩立萍宣读中国音乐学院2011-2012获奖科研成果再奖励名单。
最后,党委书记闫拓时同志作总结发言。首先,他称赞此次大会的准备和组织工作十分精心,达到了预期的效果。作为大会的组织者科研处“像做科研一样做科研管理工作”,使大会开得很成功,予以表扬。同时闫书记对四年前科研大会上所提出的目标今天全部落到实处感到非常的欣慰。他说,四年来参与科研的人数有了大幅度增长,科研项目的层次和数量上也有所提升,青年教师与表演学科教师对于科研工作的积极性也有所提高。
大会为经过科研处三个月的精心准备,呈献给每位老师的《2011-2012科研成果汇编》及《第二届科研大会文件汇编》,是近年来学院科研成果的详细汇总,包括2013 年修订和制定的有关科研项目的管理、科研经费的使用、科研奖励的范围、科研成果的出版以及学术行为规范等8个重要文件。这些文件将在未来一段时间内成为我院教师科研工作的指南和管理工作的重要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