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熟悉的旋律响起,《Schindler’s List》(辛德勒的名单)这首同名经典电影作品的主题音乐,仿佛将我们带入了另一个世界,这不仅仅是一部音乐作品,更是一部史诗,一段历史,是一个民族的创伤与性灵。通过张晔饱富深情的演奏,我们也感受到了二胡这件乐器带给我们的巨大的震撼力和深沉的艺术魅力。张晔说这次将爵士乐和电影音乐改编、移植作品的演奏搬上舞台,除了是她对各种风格音乐的喜爱与研究之外,更重要的是她希望通过这样的尝试把二胡演奏的空间再次拓展,无论是作品还是演奏方法都是新的挑战和课题。
下半场开始,大家期待已久的师徒合作终于上演了,从二胡演奏家、张晔的恩师宋飞先生的指尖流出那熟悉的旋律,就深深震撼了在场的每位观众,那音乐仿佛把我们带到山水秀丽的江苏无锡,我国民间艺人阿炳先生的故乡,他闻名于世的代表作品《二泉映月》在舞台上向来都是独奏的形式,而在此次独奏音乐会中,宋飞和张晔师徒用二重奏的形式,以不同的视角和更加立体的演奏方式为观众们传达出一个一生充满苦难却有着傲骨的伟大的民间艺人的情怀。《第三二胡狂想曲》,这是作曲家王建民先生“狂想曲”作品的第三部。乐曲丰富的调式变化和多变的节奏,张晔的演奏将二胡丰富的演奏技巧与音乐表达融为一体,为观众展现了一副生动美丽的西域风情画。最后一首作品是作曲家关乃忠先生近年来创作的二胡协奏曲《风雨思秋》,作者将在风雨亭前的思绪和对革命女英雄秋瑾的缅怀,一同写入了那个充满生生不息的火种和不屈力量的革命者辈出的年代。张晔的演奏深情感人,沉稳大气,一气呵成将后辈们对战争年代革命先驱的敬仰、歌颂和对美好未来的深深信念表达的直入人心。
音乐会结束后我们随机采访了几位观众,他们都表示这场音乐会曲目的选择和编排十分巧妙,坐姿和站姿两种演奏形式的合理自如的运用相当见功力,作品上的衔接也很得体,还有二胡与钢琴、大提琴、手鼓的结合十分少见。最值得一提的是,据了解,这样的音乐表现形式和曲目内容是她本人对此次音乐会的独特地想法和设计,体现出了张晔全场音乐会的创新之处,她并不认为同台的其他乐器演奏是她的伴奏,准确地说应该是一次“音乐的碰撞”,多种乐器的情感交织,也很像是不同角色的人之间的情感表达。张晔表示,首场音乐会的举办只是一个“表达的开始”,这场音乐旅行是奇妙、难忘,也是充满感激的。她将在下一次音乐会当中继续用多元化的形式、音乐内容等等展现二胡这件民族乐器的精髓,将舞台、音乐、演奏者完美结合,为我们带来更加精彩的演出。我们期待“二胡歌者”张晔再一次用弦歌唱,向我们诉说她眼中的音乐人生。
拨浪鼓,古称鞉鼓。藏、纳西、蒙古、 满、汉等族棰击膜鸣乐器。藏语称达克、绕鲁、热巴穷格...
从木料上说,上上品当然是高密度的红木了。紫檀木、花梨木、酸枝、乌木、鸡翅木均可,其中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