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微博 客服QQ 官方微信
网站客服QQ:
1014587588
2694395946
音协考级QQ:
2537453437
名称:中音在线
微信号:musiceolcom
设为首页网站地图网站论坛帮助∨
搜课程搜资讯搜书籍搜老师
考级报名 |电子琴钢琴古筝小提琴音基长笛
我的课堂
购物车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少儿声乐套曲合唱谱、钢琴伴奏谱、CD伴奏、MV等下载
首页 音乐课程 音乐书籍 音乐新闻 名师风采 音乐人物 音乐学堂 乐器联盟 乐器百科 音乐汇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资讯中心 > 乐理 > 行业新闻 > 广州粤剧团“春班”受热捧

广州粤剧团“春班”受热捧

分享到 |
日期:2013-3-1  来源:中音在线  编辑:李老师  浏览次数:

导语:  戏迷:无戏不成年   在珠三角城乡,一直都有邀请粤剧团下乡演出的习惯,这是粤剧团演出的黄金档期,称为“春班”。上周,广州粤剧团经典剧目《风尘知己未了情》在东莞影剧院上演,在熟悉的粤语唱词中,浓浓的春味慢慢铺开。接受采访时,70多岁的退休老大爷高兴地说:“这是我们的节日,没有大戏,过年就不完整。”黎骏声团长介绍说,今年的春班演出有30场左右,很受戏迷欢迎,“他们的热情让我们很感动”。   演出:一年中最忙的时候   过年看大戏,这是自古流传下来的传统节目,在广东,若是没有粤剧“春班”,这个年便算不上热闹。从元旦起至2月底,广州粤剧团发动包括“梅花奖”得主黎骏声、陈韵红在内的诸多名家拿出好戏,赴珠三角地区的东莞、中山、佛山、湛江等地演出,“春班”历时50多天,演出总数近30场。   广州粤剧团团长黎骏声介绍说,按照农历来算,演出团体下乡演出一般分为春班和秋班,12月到第二年正月之间为春班,秋班为中秋到重阳之间,演出一般由村委会邀请,这期间正是亲戚朋友聚集、空闲的时候,大小粤剧班子,这时都会奔赴各地演出。珠三角地区尤以东莞为代表,粤西

  戏迷:无戏不成年

  在珠三角城乡,一直都有邀请粤剧团下乡演出的习惯,这是粤剧团演出的黄金档期,称为“春班”。上周,广州粤剧团经典剧目《风尘知己未了情》在东莞影剧院上演,在熟悉的粤语唱词中,浓浓的春味慢慢铺开。接受采访时,70多岁的退休老大爷高兴地说:“这是我们的节日,没有大戏,过年就不完整。”黎骏声团长介绍说,今年的春班演出有30场左右,很受戏迷欢迎,“他们的热情让我们很感动”。

  演出:一年中最忙的时候

  过年看大戏,这是自古流传下来的传统节目,在广东,若是没有粤剧“春班”,这个年便算不上热闹。从元旦起至2月底,广州粤剧团发动包括“梅花奖”得主黎骏声、陈韵红在内的诸多名家拿出好戏,赴珠三角地区的东莞、中山、佛山、湛江等地演出,“春班”历时50多天,演出总数近30场。

  广州粤剧团团长黎骏声介绍说,按照农历来算,演出团体下乡演出一般分为春班和秋班,12月到第二年正月之间为春班,秋班为中秋到重阳之间,演出一般由村委会邀请,这期间正是亲戚朋友聚集、空闲的时候,大小粤剧班子,这时都会奔赴各地演出。珠三角地区尤以东莞为代表,粤西的湛江和茂名看戏的气氛也非常浓。今年在东莞影剧院,广州粤剧团就连续演出了两个晚上。

  剧目:乡下观众水平高,要演精品

  春班戏多以传统剧目为主。黎骏声说,他几乎每年都在戏班里过年。“在曲目上会偏传统、喜庆一点,乡下的观众欣赏水平比较高,对唱段很有研究,所以我们都要拿精品出来,不会忽悠人。”

  广东的这个习俗要追溯到上世纪70年代,起初规模不大,后来经济好转,邀请对象也从诸如独角木偶戏之类的小团体变成40人左右的大团体。黎骏声说:“广州是戏剧爱好者看的,经济收入相对低,而下乡一般都是包场,更划算。”

  让人高兴的是,粤剧在乡下十分受欢迎,市场比较大,演出条件也有了改善。粤剧团刚从湛江、吴川演出回来,以前都是搭草棚做场地,演员们住过土房、瓦屋,有的还会漏水,条件艰苦,“大冷天下雨时也没有一个观众走,都披着葵叶做的蓑衣挡雨,那时候交通不方便,看戏是他们几乎唯一的精神文化生活,我们很感动”。现在,很多村的有钱人都会兴建固定舞台,整体尺寸虽然小点,但可以满足演出需求,“比如我们演了《碉楼》的精缩版,观众少则两三千人,多则四五千人,真是热闹。”

  观众:春节看戏很流行

  广州粤剧团在东莞演出的是传统粤剧《风尘知己未了情》,讲述的是朝廷命官唐仲友在视察地方灾情时偶遇乐营歌女严蕊,两人互生好感。在肃清官场腐败后,被不屈的严蕊打动的唐仲友欲迎娶对方,但生性刚烈、独立的严蕊最终考虑到唐仲友的前途和一世清名,选择放弃爱情,两人只好在天涯相互守望。虽然故事结局不够圆满,但这份真情足以感染观众。

  在演出现场,记者发现看戏的主要是老人,甚至有好几位七八十岁的老太太驼着背、拄着拐杖前来捧场,也有一些30岁左右的年轻人赶来尝鲜。7岁的梁明涛跟着爷爷前来看戏,看到精彩之处,忍不住手舞足蹈。作为当今粤剧界的著名小生、花旦,黎骏声和陈韵红的唱功自然不必多说,在观众看来,无论唱词多么生涩,两人婉转的声音都有绕梁之妙,催人泪下,两人最后分离的戏亦令人悲伤。特别是陈韵红的身段柔美到位,把一个歌女的美丽、追求和执著诠释得如泣如诉。

  今年70岁的刘爷爷说:“春节看戏在东莞很流行,要是没有粤剧,这个年就过得不完整。每一个镇区都有私伙局,一帮粤剧爱好者在一起学唱,很多观众都相识,大家也趁机聚一聚。”谈到这次演出,他说:“广州粤剧团水平肯定好啦,平常我们是玩一玩,但今天是一个盛大的节日。”(广州日报/曾俊)

相关内容

  • 赵季平专场音乐会明晚郑州奏响2014-12-2
  • 两岸专家在福州研讨音乐学术现状2014-12-2
  • 舞台剧《我,就是我》首演推音乐剧场概念2014-12-1
  • 大型彝族音乐舞蹈诗《索玛花开》贵阳上演2014-12-1
  • 于广杰评《中国琴歌发展史》2014-12-1
  • 莱芜两音乐教师获山东省优质课一等奖2014-11-28

更多>>推荐课程

音乐理论基础

主  讲:楼天宇

立即试听

和声学教程(上册-01至

主  讲:陈诺

立即试听

热点文章

  • 2015年全国音乐类专业研究生招生考试指南
  • 第九届金钟奖合唱比赛苏州圆满落幕
  • 我的青春,我的红色娘子军
  • 第四届民族声乐大赛艺术院校教师组半决赛
  • 第四届民族声乐大赛综合院校教师组(21-34
  • 第四届民族声乐大赛综合院校教师组(1-20)

热门标签

文艺院团乐感是天陈其钢直第六届中声乐学习第七届“关于举办文化部将

教材教辅

曲式与作品分析

出版社:人民音乐出版社

页数:408页

isbn:978-7-103-02719-6

购买价:29元

  • 音乐作品分析应用教程(修订版)
  • 曲式与作品分析

乐器

弹布尔

  弹布尔,是维吾尔族、乌孜别克族古老的弹拨弦鸣乐器。史籍曾译称弹拨尔、丹布尔、丹不尔。流...

口弦

口弦   口弦又称口琴、响篾、吹篾或弹篾。历史悠久、形制多样,在我国的大部份地区都很流行...

关于我们 | 合作推广 | 意见反馈 | 联系方式 | 诚聘英才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招生联盟
Copyright ©2006-2023 www.musiceol.com All Rigth Resevers 中音在线
电话:15311572120 京ICP备1100314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