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俄罗斯音乐剧《基督山恩仇记》作为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的压轴大戏上演,今年的“上海之春”将迎来一部国产原创新剧。由上海音乐学院打造的原创音乐剧《楼兰》将于4月26日、4月29日和4月30日在上海文化广场首演。该剧由上音院长许舒亚担任艺术总监,作曲家赵光制作、谱曲,青年导演马良执导,上海音乐学院音乐剧系两位来自新疆的学生热巴和古丽将分别出演阿绮丝公主和皇后的角色。日前,该剧在上戏剧院进行了内部试演。
音乐剧《楼兰》讲述了被选为献给神明作为祭品的楼兰公主阿绮丝在痛失爱人后,为保卫家园引天池水驱逐匈奴大军,同时将美丽国土永葬水底的凄美故事。从试演效果来看,全剧的确存在不少亮点,异域风情的舞蹈、宏大的音乐气势、朗朗上口的抒情演唱以及多媒体灯光与布景相结合营造出的舞台效果等,都有触动人心之处。但一些国产音乐剧难以避免的问题,如演员功力不平均,音乐与戏剧在节奏上略有脱节,还有待改进。
中国的原创音乐剧还处于起步阶段,成功的案例也是凤毛麟角。刚刚走马上任上音音乐剧系常务副系主任的赵光认为,眼下不论是专业人士还是普通大众对音乐剧的认识都还不够准确,音乐剧与歌剧、话剧的界限模糊不清。赵光认为,“音乐剧是舶来品,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要百分百拷贝‘百老汇模式’。音乐剧的灵魂在于其脍炙人口的唱段和动听旋律。”
《楼兰》的另一大看点在于整个创作团队的年轻化,从演员到乐队都是音乐学院的学生,而编导、舞美等一干主创都是青年艺术家。赵光说:“《楼兰》是‘上海之春’拨款的项目,但从立项、审查到排练整个过程中我们都是完全自由的;作为教学实践,并没有太大的市场压力,也不大需要考虑商业包装,完全从艺术性出发。”虽然演员完全是学生班底,赵光却对自己的剧组很有信心——作为国内领先、就业率达100%的音乐剧专业,这些学生早已是主流音乐剧舞台上的常客,中文版《妈妈咪呀》、《猫》、《断桥》、《极致百老汇》中都有他们的身影。(东方早报/ 陈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