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个月,谭盾耗时12年创作的“武侠四部曲”之《复活》将在德国莱比锡进行首演;心血之作《女书》将在东京首演;温哥华世界歌剧大会上将上演他的歌剧《茶》;他的歌剧《马可波罗》也将在挪威歌剧节上登台;加上世界各地其他6场音乐会和上海青浦水乐堂的演出,让谭大师可能成为世界上最忙碌的音乐家。
近日,在谭盾的上海工作室,一处老式花园洋房里,记者见到了这位笑盈盈泡着茶的音乐家。他说,自己正一步步接近他追求了几十年的理想。
水乐堂要演到朱家角的水清澈为止
今年3月22日的世界水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公布请谭盾担任亲善大使。当天,谭盾在巴黎举办了一场《水之乐》音乐会。而坐落于千年水乡朱家角古镇的水乐堂已进入了第四年的常规运作,如今几乎场场爆满。4年来,谭盾在音乐中加入了楼梯编钟、古钟与禅钟对话、嘻哈爵士现代舞元素等新灵感。
谭盾对搜集声音有瘾,他的音乐中总有奇奇怪怪的声响夹杂其间。从事自然音乐多年,陶乐、水乐、鸟乐、纸乐……谭盾说,“我对大地的感情深得没法用语言表达,都在音乐里。”而水之于谭盾,是音乐中灵魂的元素,甚至是灵感和自我审视的源泉。
东方早报:水在你的音乐里一直是特别重要的元素,这种介质对你来说是怎样的一种存在?
谭盾:人出生之前在妈妈的肚子里就已经听到了水声,这是一生中最早听到的声音。水跟人的关系密切,人的健康、人的文化、人的起源、人的未来都离不开水。
每个文化都有自己朝圣的河流——巴黎有塞纳河,纽约有哈德逊河,中国有长江黄河,几乎每个文化每个国家都有“母亲河”,这就是人本能中对水怀有的深厚感情。
但今天这一切已经变化,这种变化是让人非常痛心的变化,让你看到人类在进步的同时丢掉的更多。比那些遗置千年的古老艺术更凄凉的就是环保。我觉得环保在今天已经到了极限的状态,尤其是在中国。
东方早报:环保是很具体的事件,但音乐是抽象的,两者如何结合?
谭盾:中国环境问题归根结底是人心问题、道德问题。我们今天说环保,也包括精神的环保,道德的环保。
悲壮感其实来自于威胁,我们的生命、健康、家庭、后代时刻遭受威胁,而造成这些威胁的是我们自己,自己就是自己的敌人,自己就是造成自己恐惧的根源;而凄凉来自于我们矗立在一片道德的废墟之上,一切标准都坍塌了,所有的文明等待被重建。音乐是灵魂的药,它不像一笔拨款能够清理一条具体的河流,但希望人们在聆听水的过程中心灵能得到净化。
东方早报:基于这个理念建造的水乐堂收效如何?
谭盾:它不是一个为盈利而建的项目,现在基本能够(收支)平衡,还能不断孵化青年艺术家。而且我很欣慰的是它从来不是一个旅游景点,有人前前后后来看了20多次,有人看完流泪。但对我来说,我还是不满足,因为当初的理念其实还没有实现——最初我们设计水乐堂,是希望里面的水和整个朱家角的河道完全连通,古镇的水流经水乐堂又流出去,但现在我只能引30%的河水做“概念”,因为河水还不很干净。现在水乐堂的使命就是演到朱家角的水变清澈为止。
这是一个信号
在亲善大使任命典礼现场,教科文组织总干事博科娃登台向世界介绍这位大使并说“中国将是这个世界上最古老同时也是最年轻的国家”时,谭盾说他好像突然知道为什么要站在那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