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2日,闵惠芬在上海音乐厅“一江春水”音乐会上表演二胡。
从“开辟鸿蒙”到“三十而立”,“上海之春”走过了53年历史,那些最初在“上海之春”崭露头角的新人,如今已走过大半人生,也见证了音乐艺术五十多年来的发展和坎坷。早报记者独家专访两位与“上海之春”渊源已久的老艺术家,听他们谈谈自己与“上海之春”的往事以及对“上海之春”精神的领悟。
半个世纪以前一个风雨交加、雷电大作的春日午后,一个17岁的小女孩用娴熟的技法、精准的表现征服了苛刻的评委,成为第四届“上海之春”全国二胡比赛的头奖获得者。50年后,第30届上海之春上,年近古稀的闵惠芬一席宝蓝色亮片晚礼服配白色纱质披肩登台“一江春水——闵惠芬上海之春获奖50周年纪念音乐会”。无论《逍遥津》有板有眼地演绎出汉献帝被逼宫后的捶胸顿足,声腔化的胡音准确抓住京剧唱腔中的气贯长虹;抑或《洪湖主题随想》中革命者对人民的款款深情以及英雄儿女的大义凛然、慷慨赴死的磅礴气势,都无不令人感叹,这是一种将时代记忆和民族艺术精华刻进灵魂中的演绎。这种演奏一气呵成,无需任何修饰与装点,却能轻易精确地击中每一个与听者记忆相通的“神经元”。如潮的掌声中,闵惠芬踉踉跄跄地起身向观众鞠躬,而观众们并不知道,这位二胡大师是拖着病体,硬撑着一股精气神来与听者分享她的回忆。
永无止境的《二泉映月》
1945年11月23日闵惠芬出生于江苏宜兴一个小山村,这里也是瞎子阿炳和刘天华的故乡。浓郁得无处不在的民间音乐的环境从小就回响在闵惠芬耳畔,江南丝竹、苏南吹打、锡剧评弹等“吹拉弹唱”开启了闵惠芬的音乐人生。闵惠芬的父亲闵季骞是刘天华的再传弟子,自然也是闵惠芬的启蒙老师。8岁时,闵惠芬开始随父学习二胡,父亲的二胡不让女儿碰,她的第一把二胡是用蛤蟆皮自制的“山寨货”(通常二胡用蛇皮)。13岁的闵惠芬考入上海音乐学院附中,师从于二胡教育家王乙和陆修棠。五年后,才上高二的闵惠芬通过音乐学院的重重选拔,成为了当年“上海之春”二胡比赛年龄最小的选手。闵惠芬告诉记者,“当时选拔严格也公平,所有音乐学院的人都可以坐在台下观摩,我们在幕后拉,只听得到声音看不见人。整个音乐学院本科加附中选出了两个人。”
拨浪鼓,古称鞉鼓。藏、纳西、蒙古、 满、汉等族棰击膜鸣乐器。藏语称达克、绕鲁、热巴穷格...
从木料上说,上上品当然是高密度的红木了。紫檀木、花梨木、酸枝、乌木、鸡翅木均可,其中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