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版《人文颂》充分调动了音乐的表现力,让合唱与乐队交相辉映。在声乐演唱上运用了久已失传的“吟诵”,极富震撼力。在乐器上运用了锣、竹板等民族乐器,并将完全自然的滴水声音引入乐章,令音乐更具传统文化色彩和古朴的音乐气韵。无论是大提琴的弦上嘶鸣,还是铜管乐坚贞刚毅的齐奏,以及通过种种声学采样营造出的飘逸神秘气氛,都恰到好处地诠释了“仁义礼智信”不同乐章的内涵。这些声音艺术手段的设计和使用,让音乐风格更加古雅清新,并不乏优美抒情,充满民族文化底蕴和时代气息。
“四海皆兄弟,那是做人的主张。仁义礼智信,万古流芳……”在这首洋溢着勃勃生机的主题歌《文明谣》中,音乐层层递进,推上高潮,又在瞬间戛然而止,将为观众留下无穷回味和一片嗟叹。
在世界舞台上唱响华夏正声
深圳交响乐团团长陈川松对记者透露,《人文颂》不是深交第一次尝试大规模的原创交响乐创作,在此之前,大型佛教梵呗交响诗《神州和乐》、客家山歌交响作品《交响新歌·客家新韵》都为《人文颂》的创作积累了经验。中国元素是横贯在这些原创交响乐作品的文化血脉,是跳跃在音符之间共同的灵魂。
如今,国内很多原创交响乐都在积极汲取传统文化中的精髓,回头向民族找寻实现文化突破的入口。甚至不乏有川剧交响乐这样跨界的作品诞生。这是否会成为中国新时代交响乐创作的新模式?能否掀起交响乐的新浪潮?是否会为交响乐的西洋血统中注入更多东方文化因子?
根据主创者的阐释,《人文颂》的创作意在告诉世界“我们是谁”、“真正的中国人和中国文化是什么样”,促进人类不同文化的理解与合作,在最高价值层次上实现彼此融合。《人文颂》是站在世界文明的视野来阐释中华民族核心价值,展现以儒家文化为核心的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和光辉,将以音乐形式推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走向世界,在世界文明的舞台上高唱华夏正声,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奏响时代强音。
儒家文化的核心是“仁义礼智信”,交响乐《人文颂》紧紧把握“仁义礼智信”的主线,歌唱理想的人格、生命的光辉,颂扬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中华民族的生生不息,是对中华传统人文精神的继承、发展和创新,是将中华文化的价值和光辉展现在全人类面前的艺术表达。
今晚,一曲《人文颂》,将唱响来自深圳的文化远见和开放胸襟。九月的巴黎,这样的声音将让世界侧耳倾听。( 深圳特区报 王俊/文 齐洁爽/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