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提琴演奏家宓多里(资料图)
整场30、40、50元,这样的票价对于蜚声国际琴坛的小提琴大师宓多里来说,非但不掉价,反而更显艺术家本色。本月25日上午,她将站上上海音乐厅舞台,为公益音乐会 “星期广播音乐会”奉献个人独奏专场。“无论用什么形式,只要琴声能为大多数人享用,我就很满足。 ”宓多里说。
宓多里身高仅1.5米左右,然而在古典音乐界的地位可以用 “高大”来形容。 1987年录制的第一张专辑是帕格尼尼 《第一小提琴协奏曲》,两年后的《24首随想曲》又赞誉鹊起,1999年在卡内基音乐厅100周年庆典上的个人独奏音乐会,曲目涵盖各个时期的小提琴精粹,以至于有评论家认为她堪比伟大的小提琴家海菲兹。
宓多里的“大”更在于心胸。在1992年21岁时,她就在纽约筹建了慈善音乐组织“宓多里和朋友们”。为此,她深入纽约学校挑选具有艺术天分但却缺乏机会的孩子进行短期训练,至今已坚持19年,受训学生超过18万。同时她还建立并参与“演奏伙伴”,定期邀请并资助音乐家前去远离都市的偏远地区作演出和讲学;组织“音乐分享”,让室内乐团组在亚洲地区巡回演出,使更多的人接触和享受到音乐。
这次得知“星广会”是一个坚持30多年用“白菜价”服务市民的音乐会平台,宓多里爽快答应来“站台”。当天,她将使用陪伴过波兰伟大小提琴家胡贝尔曼的1734年制“杰苏·瓜内利”琴,与上海乐迷分享被誉为“小提琴圣经”的巴赫无伴奏小提琴奏鸣曲与组曲。她这样解释选曲理由:“这三首无伴奏小提琴奏鸣曲与三首无伴奏小提琴组曲可以说是小提琴曲目中的巅峰之作,需要演奏者具有强有力的情感和激情的投入,对技巧以及音乐完整性的把握是极限挑战。要精通这六首伟大的作品,可能一辈子的时间都不够。 ”(解放日报/伍斌)
740)this.width=740"> 日木,羌族棰击膜鸣乐器。又称羊皮鼓。汉称羌铃鼓或羌族手鼓。流行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