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俊乔,当代中国民乐领军人物,上海音乐学院教授,中国竹笛学会副会长、上海竹笛学会会长,曾任上海民族乐团首席笛子演奏家。其演奏兼融南北之长,华盛顿邮报称其为“无与伦比的天才演奏家,竹笛在她手中创造了近乎完美的无限的可能……”。
音乐学学科:
陈应时,上海音乐学院音乐学系教授,曾兼任《中国学术名著提要•艺术卷》和《音乐百科词典》副主编,多次获邀出访国外高等学府,其学术著作凝练、深刻,在国内外享有广泛的影响力,多次获得相关重大学术奖励、奖项。
黄白,音乐教育家、上海音乐学院教授,历任中国传统音乐学会理事等以及众多国内外专业领域的教学工作,多次荣获国内外重大奖项与荣誉称号,学术丰厚,研究领域以中国传统民间音乐的民歌为主,同时进行了大量优秀的音乐创作。
萧梅,上海音乐学院音乐学系教授、民族音乐学教研室主任、科研处处长,上海高等学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上音“中国仪式音乐研究中心”主任。中国音协民族音乐委员会委员,中国传统音乐学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国际传统音乐学会(ICTM)理事(2011-)及中国国家委员会主席,国际音乐资料文献大全(RILM)委员会委员,专业领域著作颇丰,学术成就显赫。
四、暑期学校举办时间与地点
时间:2013年7月1至10日
地点:上海音乐学院
五、暑期学校学员交通食宿
暑期学校免收学员学杂费,根据此次具体情况为正式学员给予住宿补贴、伙食补贴及相关学习资料,上海地区的正式学员还可申请往返交通补贴。
六、暑期学校学员学习条件
此次艺术学研究生暑期学校的实施目标,是要系统地推出一批上海音乐学院的、德艺双馨的专家学者,集中他们的学术成果和治学理念,进行丰富的授课、讲座及学术交流,创立上海音乐学院研究生教育的新的学术品牌,使得本院及上海地区、长三角地区等国内相关专业研究生群体,能够在相对集中的时段内,吸收、深化并且继承和发扬艺术学高端学术资源,同时形成良好的学术资源共享的局面,促进我国艺术学各学科领域更好更快地发展。
为使我院暑期学校的学术资源得到更好的、广泛的分享,合理、公正地收录到每一届的正式学员,因此,本次暑期学校不再接收2012年度我院暑期学校学员们的申请。
七、暑期学校学员义务
学员须身体健康、心理素质良好,主办与承办单位恕不负责学员在暑期学校全期(自报到至学期结束)中发生的医疗费用以及个人行为导致的一切意外事故。学员在暑期学校期间应遵守暑期学校与上海音乐学院的各项规章制度和组织纪律,如有学员旷课、违反校纪以及以任何形式干扰教学与学术交流等行为,本暑期学校将立即通知其导师并予以清退。
八、暑期学校结业方式
学员参加暑期学校安排的学习后,将颁发上海市研究生暑期学校结业证书;对优秀学员颁发优秀学员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