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内青年导演、著名音乐人熙道因新疆泽普的旅游形象歌曲而结束了短暂的闭关创作阶段。这期间,熙道放下手中的工作到边疆去采风、收获颇多。采风的过程让他充分的认识到深入到时代生活的激流之中,汲取生活的美汁,才能更好的获得创作的灵感。正像中国的“民歌之父”王洛宾,常年在外采风激发了许多创作的思维,熙道希望自己可以向王洛宾学习,多到边疆去采风接触最真实的民族文化。
熙道介绍到:“人类艺术史证明了,艺术绝不能与生活脱节,否则艺术会失去生命的光华;而生活永远是艺术可参照、借鉴和推陈出新的动力与灵感的来源。人类生活正是因为有艺术的存在,才丰富了精神世界,思想变得愈加文明和充实,而艺术的审美观念,在推进着社会向更高的文明层次发展”。对一个音乐人来讲,到实地去采风能够深刻的感受到自然的馈赠,带着这份感恩,你的作品便有了灵魂。
可以说,深入民间、边疆采风是创作人的必修课 ,就如王洛宾的《康定情歌》《在那遥远的地方》。还有歌曲《小白杨》,恰巧是它的词作者深入边疆采风时,听了战士讲述在哨所栽下小白杨的故事而创作的歌词,熙道有着长期在基层边疆采风生活经历,在生活中不断汲取灵感,使得创作出来的每一首歌都深受大众喜爱,这是一种认真的态度也是创作的执着。
熙道还表示能够像王洛宾学习的不仅仅只有到边疆去采风,王洛宾一生的作品极为丰富,更为可贵的是他的生命不息、创作不止的敬业精神。熙道希望自己也可以定制一个艺术生命计划,认真踏实的创作出好的流传的音乐作品,只为艺术价值中最应该歌颂的心灵奔波不止创作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