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微博 客服QQ 官方微信
网站客服QQ:
1014587588
2694395946
音协考级QQ:
2537453437
名称:中音在线
微信号:musiceolcom
设为首页网站地图网站论坛帮助∨
搜课程搜资讯搜书籍搜老师
考级报名 |电子琴钢琴古筝小提琴音基长笛
我的课堂
购物车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少儿声乐套曲合唱谱、钢琴伴奏谱、CD伴奏、MV等下载
首页 音乐课程 音乐书籍 音乐新闻 名师风采 音乐人物 音乐学堂 乐器联盟 乐器百科 音乐汇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资讯中心 > 乐理 > 行业新闻 > 用歌唱和朗诵传播国学经典

用歌唱和朗诵传播国学经典

分享到 |
日期:2013-8-27  来源:人民网  编辑:李老师  浏览次数:

导语:  近些年来,弘扬中华民族文化、传承普及国学经典的活动正在不断兴起。人们在经历社会转型和中西方文化的激烈碰撞中,开始认真审视自己的精神生活和文化诉求,这是民族精神的觉醒和自信,是喧哗后的凝思。中国文联组织实施的“中华经典系列咏诵”用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形式,解读和展现国学经典的精髓神韵,让国学走下殿堂,走出教室,走进百姓中间,创造了一种传承普及国学经典的崭新形式。   这一活动自2008年启动以来,已推出咏诵6部经典的7部作品,分别是“和韵天歌——感悟《道德经》咏诵会”“东方神韵——《诗经·风》咏诵会”“兵道——《孙子兵法》情境咏诵剧”“杏坛花雨——感悟《论语》大型交响组歌”和“仁者之歌——感悟《论语》咏诵会”“大丈夫——感悟《孟子》咏诵会”以及“放歌亲情——感悟《孝经》咏诵会”,均获得了圆满成功,“中华经典系列咏诵”已经成为一个有影响的文化品牌。   8月20日,由中国文联主办的“中华经典系列咏诵作品研讨会”在北京举行。在京知名学者、媒体专家、艺术家以及系列咏诵作品主创人员齐聚一堂,共同探讨了“中华经典系列咏诵”项目开展5年来的成功经验,为今后更好地运用这一特色文化品牌传播

  近些年来,弘扬中华民族文化、传承普及国学经典的活动正在不断兴起。人们在经历社会转型和中西方文化的激烈碰撞中,开始认真审视自己的精神生活和文化诉求,这是民族精神的觉醒和自信,是喧哗后的凝思。中国文联组织实施的“中华经典系列咏诵”用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形式,解读和展现国学经典的精髓神韵,让国学走下殿堂,走出教室,走进百姓中间,创造了一种传承普及国学经典的崭新形式。

  这一活动自2008年启动以来,已推出咏诵6部经典的7部作品,分别是“和韵天歌——感悟《道德经》咏诵会”“东方神韵——《诗经·风》咏诵会”“兵道——《孙子兵法》情境咏诵剧”“杏坛花雨——感悟《论语》大型交响组歌”和“仁者之歌——感悟《论语》咏诵会”“大丈夫——感悟《孟子》咏诵会”以及“放歌亲情——感悟《孝经》咏诵会”,均获得了圆满成功,“中华经典系列咏诵”已经成为一个有影响的文化品牌。

  8月20日,由中国文联主办的“中华经典系列咏诵作品研讨会”在北京举行。在京知名学者、媒体专家、艺术家以及系列咏诵作品主创人员齐聚一堂,共同探讨了“中华经典系列咏诵”项目开展5年来的成功经验,为今后更好地运用这一特色文化品牌传播国学经典出谋划策。

  为国学经典插上艺术翅膀

  “借助国内外研究中华经典的成果,运用现代化的传播手段和易于为人们接受的艺术形式,解读和展现中华经典的思想精髓和文化神韵,打造独具特色的文化产品”,这是 “中华经典系列咏诵”的创办初衷。

  这一活动的总创意和总策划、武警总队原副政委刘世民中将介绍,在信息化时代,人们获取知识的渠道和手段已是多种多样了,传承中国传统文化也要适应这一变化,不断进行创新,要认真研究受众的心理和接受习惯,采用易于和乐于为人们所接受的方式。

  “中华经典系列咏诵”以演唱和朗诵两种形式,提炼和萃取国学经典的思想精华,运用浅显易懂的现代语言创作成雅俗共赏的歌曲,借助歌唱家的演唱让人们在艺术享受中领悟;选取国学经典篇章或创作解读经典的散文诗,以朗诵的形式展示经典的魅力。

  在艺术风格上,“中华经典系列咏诵”作品追求庄、雅、朴:以庄重之态彰显华夏文化之伟岸;以大雅之风营造悠远深邃之境;以朴素无华之形呈现本真自然之美。具体到每一部作品,则根据其不同的思想内涵,在把握庄、雅、朴总体基调的同时彰显其个性,并借助舞美、灯光、大屏幕演示和话外音等手段,将书法、绘画、古乐、服饰等中国传统文化符号融入其中。

  经过精心准备,“中华经典系列咏诵”于2009年3月在北京推出了开篇之作“和韵天歌——感悟《道德经》咏诵会”。为这台咏诵会所创作的歌曲和散文诗,从老子所阐释的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人自身4个层面入手,把“和谐”这一现实主题寓于其中,充满着思辨的智慧和人文的关怀。

  用歌曲解读、传播经典

  用歌曲解读经典、传播经典,是“中华经典系列咏诵”的一个创举。中央文史研究馆馆长、北京大学国学研究院院长袁行霈以70多岁高龄在百忙中对每一部作品都提出指导意见,还亲自修改审定歌词。词作家车行、张吉义、郭香君等,曲作家羊鸣、张千一、孟庆云、姚明、郭晓天、禹永一等,都参与了歌曲创作,歌唱家杨洪基、韩红、谭晶、雷佳、王宏伟、王莉以及京剧表演艺术家于魁智、李胜素、孟广禄等,都以志愿者的身份参加了歌曲的演唱。据统计,刘世民领导的创作团队共创作解读国学经典的歌曲百余首。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国风》是《诗经》中的精华。“东方神韵——《诗经·风》咏诵会”的创作者们,借鉴《诗经》中常用的赋比兴手法,采用原诗写意的方式进行再创作。比如,根据《秦风·蒹葭》写意创作的歌曲《伊人》这样唱道:“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隔水相望。寻你,寻你逆流而上。怎奈山高水长,路断神伤。觅你,觅你顺流而下。但见峰回路转,顾影迷茫。”这样的歌曲既符合原诗的语言风格,又做到通俗易懂,非常契合当今普通观众的审美取向。这样一批写意歌曲与原诗朗诵相配合,再辅以情境乐舞贯穿始终的演绎形式,回放了那些古老东方文明的鲜活画卷。

  注重对经典的感悟

  注重对国学经典的感悟,是“中华经典系列咏诵”的又一突出特点。所谓感悟,既不是一般的文词注解,也不是泛泛的学术讨论,而是从历史与现实、社会与人生的思考出发,紧扣时代脉搏,让国学经典中的精华思想与现代人的心理需求和价值取向产生碰撞,以形成时代共鸣。所以每部作品演出后,观众普遍反映,作品给了他们心灵的震撼。

  《论语》记载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是儒家代表性的经典。“杏坛花雨——感悟《论语》大型交响组歌”和“仁者之歌——感悟《论语》咏诵会”,以两种不同的舞台呈现方式,以孔子的“仁爱”思想为主线,将孔子关于人生的精辟论述与对现实人生课题的思考融于一体,为人们为人、处事、交友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大丈夫——感悟《孟子》咏诵会”可谓一次探寻之旅。这台演出带着社会转型期所面临的诸多道德建设问题走进《孟子》,采用入情入理的解读和歌曲演唱相结合的形式,传递了孟子思想的精华,以唤醒人们的道德良知。

  中华经典“走出去”

  为促进中国传统文化在全球范围内的推广,“中华经典系列咏诵”的作品,分别于2010年11月在香港会展中心举行了“和韵天歌——感悟《道德经》咏诵会”的演出,2010年11月和2013年7月在巴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举行“和韵天歌——感悟《道德经》咏诵会”和“仁者之歌——感悟《论语》咏诵会”的演出,受到香港同胞和国际友人的热情赞誉。

  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这个多元文化交流的国际性平台上,两度展示来自中国的“中华经典系列咏诵”作品,征服了世界各国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代表团大使衔代表和中法观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副总干事埃里克·法尔特在观看“和韵天歌”的演出后接受媒体采访时说,他非常欣赏当晚的演出,把高深的哲学思想形象化了。“尽管教科文组织这个平台上经常展示世界各国的各种文艺演出,但咏诵会是近年来少有的思想性、艺术性俱佳的作品,而这种思想性正是源自中国5000年悠久历史的文化底蕴。”

  旅居法国的中国当代书画大家范曾观看“仁者之歌”的演出后,对咏诵会给予了高度评价,他说:“整台演出好像清水出芙蓉,视听感受无与伦比,不仅是在传播真正的正能量,更为中国文化外交提供了很好的作品。”

  法国当地媒体则把“中华经典系列咏诵”的演出,放置在提升中国文化外交的大背景下去审视,有媒体评论:“如果说宋祖英到华盛顿肯尼迪中心演唱中国民歌,廖昌永到维也纳金色大厅演出欧洲歌剧咏叹调,展示的是中国文艺家们的技艺的话,‘中华经典系列咏诵’又更进了一步,它让观众在享受娱乐的同时自己去发现、对照、琢磨,深入体会中国的文化,成为了中国文化外交的一部分。”

  “中华经典系列咏诵”的实践表明,用文艺的形式解读和传播国学,让国学经典走出课堂、走进百姓、走向世界,是大有可为的。(文颀)

相关内容

  • 赵季平专场音乐会明晚郑州奏响2014-12-2
  • 两岸专家在福州研讨音乐学术现状2014-12-2
  • 舞台剧《我,就是我》首演推音乐剧场概念2014-12-1
  • 大型彝族音乐舞蹈诗《索玛花开》贵阳上演2014-12-1
  • 于广杰评《中国琴歌发展史》2014-12-1
  • 莱芜两音乐教师获山东省优质课一等奖2014-11-28

更多>>推荐课程

音乐理论基础

主  讲:楼天宇

立即试听

和声学教程(上册-01至

主  讲:陈诺

立即试听

热点文章

  • 2015年全国音乐类专业研究生招生考试指南
  • 第九届金钟奖合唱比赛苏州圆满落幕
  • 我的青春,我的红色娘子军
  • 第四届民族声乐大赛艺术院校教师组半决赛
  • 第四届民族声乐大赛综合院校教师组(21-34
  • 第四届民族声乐大赛综合院校教师组(1-20)

热门标签

文艺院团乐感是天陈其钢直第六届中声乐学习第七届“关于举办文化部将

教材教辅

曲式与作品分析

出版社:人民音乐出版社

页数:408页

isbn:978-7-103-02719-6

购买价:29元

  • 音乐作品分析应用教程(修订版)
  • 曲式与作品分析

乐器

弹布尔

  弹布尔,是维吾尔族、乌孜别克族古老的弹拨弦鸣乐器。史籍曾译称弹拨尔、丹布尔、丹不尔。流...

口弦

口弦   口弦又称口琴、响篾、吹篾或弹篾。历史悠久、形制多样,在我国的大部份地区都很流行...

关于我们 | 合作推广 | 意见反馈 | 联系方式 | 诚聘英才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招生联盟
Copyright ©2006-2023 www.musiceol.com All Rigth Resevers 中音在线
电话:15311572120 京ICP备1100314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