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龙 鑫
年近八旬的著名词曲作家萧作如,至今已耕耘了五十余载,可贵的是他始终不辍,且屡有创新。
上世纪五十年代,这位风华正茂的萧作如,他虽然是一位专业的音乐工作者,但还是一位古典诗词、曲艺和国画的爱好者。1958年“大跃进”时期,他在“天津广播乐团”工作时,因为要迅速地配合广播工作,等不及诗人们提供歌词,于是他便自己写词、自己谱曲。这便是他进行词曲创作的开端。
一、 在学习和继承的基础上创新
萧作如早年学习了很多民歌和民族器乐曲;此外,他还从理论方面较深入地钻研过京剧、评剧和鼓曲音乐等等。目的是想通过吸收姊妹艺术的营养来丰富他的作曲。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向国庆十周年献礼时,他想了一个新点子:用曲艺的京韵大鼓与四部混声合唱相结合,并配以民族管弦乐,把三者“嫁接”在一起,形成一种交响性较强的崭新的艺术形式——交响鼓曲。这首作品就是京韵大鼓合唱《丰收之歌》。
萧作如同志对艺术创新的执著追求,对文艺方针的学习和掌握,是一贯认真的。即使在“干部下放当工人”的1971年,他还创作了一首由曹元珠和董湘昆两位名家领唱的河南坠子合唱《军民一家亲》。“文革”中期,天津总工会每年都搞一次纪念《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文艺调演。
为此,1976年萧作如又创作演出了京东大鼓合唱《战井喷》,柳琴合唱《夺油战歌》,单弦合唱《千万个铁人在成长》、梅花大鼓合唱《劳模进京会群英》等,演出效果都很好,尤其《战井喷》,已成了名牌节目。
二、 创新难,保新更难
大家都能认识到这样一个事实:体育界的各位运动员们要创造一个新纪录是很不容易的,那要付出很大艰辛的刻苦劳动;但是若要保持住了这个新纪录要比创这个记录更难。文艺界也不例外,作如同志开创的交响鼓曲没有“昙花一现”,改革开放后,屡有新的交响鼓曲问世。例如:1985年他调到天津市曲艺团搞曲艺音乐改革工作时,他创作了一首加入电声乐器的大型民乐队多声伴奏的天津时调《雪花在哪里》,曾得到了文化局长著名作曲家曹火星的首肯,国庆36周年时在体育馆演出中又得到了劳动模范、战斗英雄和老干部们的称赞。此后,又为老艺术家花五宝、及其弟子安颖共同演唱的梅花大鼓《红豆情》谱写成民族管弦乐伴奏的曲谱,除在天津演出之外,花五宝老师还将此作品的录音带捎到了台湾,又得到了当地个广播台的复录和广播。最近,该作品又灌制成了DVD光盘出版。
2002年为迎接党的“十六大”,作如同志为此创作了一部四个乐章的交响鼓曲《山河颂》,受到了观众的欢迎和各报纸的称赞。
2004年是天津设卫建城600周年,作如同志为此创作了一部四个乐章的交响鼓曲《天津无处不飞花》,来赞美自己家乡的巨变。
2009年是建国60周年的大庆,他又创作了一部五个乐章的交响鼓曲《盛世颂》,作为献给祖国的礼物。
通过以上事实说明了他在艺术方面不但开创了一个新品种,而且还能坚持多年,实在不易。
三、 头脑冷静,胜不骄
萧作如开创的交响鼓曲,至今已整整半个世纪了,可称是“贵在创新,贵在坚持”,实在难得。为什么呢?因为内容好、思想性强、艺术形式新。这种艺术形式多年来一直是很少见的,所以每次演出观众总有新鲜感。
更可贵的是他在成绩面前,头脑冷静,从不骄傲。他说:“交响鼓曲”是一种“阳春白雪”式的艺术形式,它好比是一桌酒席,不同于家常便饭,不能“天天吃、顿顿吃,只能是在重大的节日或重要的场合演一演,因为它需要的人力多、场地大、成本高,巡回演出困难,所以不适宜常演”。
作如同志多年来不是只搞“交响鼓曲”的创作。他对传统演出形式的作品也非常重视,例如,他曾写过一台七段连本的河南坠子《梅妃恨》就是一人演唱一人伴奏的,效果也很好。至于其他单段的鼓曲作品,那就不需例举了。他还说:“不管是阳春白雪,还是下里巴人,各有各好、各有各用。”他认为:提高是在普及的基础上进行的:普及是在提高指导下进行的,二者不能只搞其一。由于他对文艺方针政策的正确理解因此,在艺术创作上方向端正,所以作如同志搞起创新来,路子总是正的,又因为他多年来积累的生活底蕴厚实,再加上艺术技巧的娴熟,故而“常写常响,常演常火”。
以上是我对萧作如同志创作“交响鼓曲”的粗浅看法,谬误难免,恳请专家和广大读者匡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