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音乐史》部分(75分)
一、考试目的、形式及要求
根据本校全日制教学的实际情况及研究生教育的培养要求,《中国音乐史》课程的考试是为了综合考查考生对中国音乐历史发展历程总体脉络的的综合理解和掌握程度,考查学习者分析特定历史时期音乐现象、音乐载体、音乐特征的能力;考试设计基于教学内容,但又不局限于教学内容,适当加入须独立思考完成的综合概括性问题。
本门课的考试,总分75分,内容主要包含三大部分:释词(25分)简答题(30分)论述题(20分)
二、主要知识点
第一章 远古、夏、商音乐
一、原始音乐内容
二、音乐形式
三、古乐器与音阶的初步形成
四、原始音乐的特点
第二章 西周、春秋、战国时期
一、西周的礼乐和音乐教育
二、周代乐舞
三、民间音乐活动
四、乐器及器乐的发展
五、乐律的发展
六、音乐思想
第三章 秦汉时期
一、乐府
二、鼓吹
三、相和歌及相和大曲
四、古琴音乐
五、乐器和乐律
六、音乐文献和音乐美学
第四章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一、清商乐与清商大曲
二、歌舞戏
三、器乐的发展
四、音乐思想
五、乐律学成果
第五章 隋、唐、五代时期
一、宫廷燕乐及燕乐歌舞大曲
二、民间俗乐
三、音乐机构
四、著名音乐家
五、中外音乐文化的交流
六、记谱法
七、音乐理论与音乐思想
第六章 宋元时期
一、市民音乐
二、宋代曲子与元代散曲
三、说唱音乐
四、戏曲音乐
五、乐器和器乐的发展
六、乐律学和音乐理论成果
第七章 明清时期
一、戏曲的成熟发展
二、民间歌舞与说唱
三、乐器和器乐的发展
四、重要曲谱
五、乐律学的发展
第八章 近代史社会背景及音乐概况
一、民国时期中国音乐的发展历程
二、各种体裁形式的发展
三、社会音乐结构的变化
四、社会音乐事业的发展
第九章 传统音乐在近代的发展概况
一、传统音乐部类及其发展
二、戏曲音乐
三、说唱音乐
四、传统器乐
第十章 近代声乐的发展
一、群众歌曲
二、独唱歌曲
三、合唱歌曲
四、电影、戏剧歌曲
第十一章 近代器乐的发展
一、近代新型器乐创作的主要历史进程
二、中国乐器音乐
三、西洋乐器音乐
四、室内乐
四、合奏音乐
第十二章 歌剧音乐和近代音乐教育
一、中国歌剧与戏曲的异同
二、本时期中国歌剧发展的脉络
三、近代音乐教育概况
第十三章音乐思想、音乐美学、音乐史学
一、中国音乐新思潮
二、音乐美学的发展
三、中国音乐史学的发展
第十四章 中外音乐文化交流
一、中国留学生对音乐文化交流的贡献
二、来华外籍音乐家对音乐文化交流的贡献
三、中国音乐文化的对外传播
四、外国音乐论著的译介
三、学习要求
应较熟练掌握中国音乐历史发展的主要脉络、主要事件、主要音乐体裁、新生音乐、主要作品、代表人物,重要思想理论等
四、答题要求
解题思路清晰,层次分明,重点突出,结论严谨、文笔流畅。
五、考试范卷(仅供参考)
一:释词(每小题5分,共25分)
1、六代乐舞 2、相和歌 3、诸宫调 4、《牧童短笛》 5、肖友梅
二: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1、 简述唐代的音乐机构
2、 简述梅兰芳对京剧艺术的改革与创新。
3、聂耳群众歌曲创作的艺术特色
三:论述题(每小题20分,共20分)
论述刘天华二胡音乐的创作成就和历史贡献。
推荐阅读:
精品视频课程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