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9月25日下午,由中国音乐学院研究生处、音乐研究所与作曲系共同主办的“音乐纵横三人谈”系列讲座第五十期在中国音乐学院歌剧厅如期举行。本次邀请的主讲嘉宾——著名古筝演奏家杨秀明先生与李西安、瞿小松、谢嘉幸三位教授一起,以“文化传承与高等教育”为主题,向在座的师生做了精彩的演奏与演讲。
杨秀明,1935年生于广东潮州,是中国著名的古筝演奏家,数十年来孜孜不倦于艺术探索,已形成他独特的艺术风格,不但在音乐上有相当高的造诣,更兼善丹青,妙笔生花,所谓以画入乐,以乐入画。1981年,杨先生由中国北京古筝研究会会长曹正大力推荐,应邀至中国音乐学院执教,十年间,树桃培李,成绩斐然。出色的古筝演奏家邱大成、林玲、李淑萍、王勇、李萌、周望;琵琶演奏家李景侠;胡琴演奏家刘顺等,皆蒙其教诲。杨秀明先生的筝曲深得中国传统文化之精髓,雅而不矜,丽而不俗,动中有静,静中有动,清朗恬淡,光明洞澈。由于其艺术修养的广博,更因其对禅学的修养,使他的音乐能超脱一般俗世音乐的审美观,达到静心、开智、增慧的作用。
讲座伊始,同学们用热烈的掌声欢迎中国音乐学院前院长李西安的到来。李西安教授说:“我更愿意称杨秀明为大师,他是我国民乐界为数不多真正的大师。他的演奏物我两忘、琴人合一、达到禅意。”同时还谈到田青先生评价他为:“中国最后一个文人”。
在李西安教授的介绍后,杨秀明先生开始了本次的音乐会,由一首即兴演奏乐曲《行云流水》开始,上半场演奏了客家筝曲三首:《出水莲》、《崖山哀》、《蕉窗夜雨》与一首潮州弦诗乐《胡笳十八拍》。下半场在李西安先生提议下,杨秀明先生演奏了两首不同版本的《渔舟唱晚》,一首是大家熟悉的曹正先生的传谱。另一首则是根据其当下心境“即兴”演奏的作品。之后演奏了潮州筝曲《昭君怨》,及杨秀明先生编曲的《诸宫调·粉红莲》。并在同学们的热情邀请下加演了《功德词》。大家在现场聆听筝乐弹奏的同时,还能从背景画面中看到杨秀明先生亲手绘制的五幅国画作品,视觉与听觉相得益彰,更能感受到不同曲目的韵味,这样的精心设计使得两种传统文化巧妙的融合在了一起。整场音乐会大家都沉浸在杨秀明先生的演奏之中,其音乐自然流露,毫无一分矫饰,在场师生纷纷被其身上从容、淡泊、静雅的艺术气质所吸引。
在演奏结束后,杨秀明先生认真解答了学生们关于古筝演奏中的“即兴”与传谱之间的关系、禅学修养对古筝演奏的影响、演奏中如何把握“即兴”等提问,同时与李西安、谢嘉幸、瞿小松三位教授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在讲座结束时,观众席时时传来赞叹声与热烈的掌声,在座师生意犹未尽,不愿离去,纷纷与教授们合影甚至进一步探讨。
精品视频课程推荐
黑檀木——一般市场价6000以上 黑檀木属于高级的木材,是世界上最稀少、最名贵木种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