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上,歌者着礼服肃立。台下,近千观众静默倾听。10月26日晚,陈代霖教授合唱作品音乐会在西安音乐学院音乐厅举行。年过八旬的音乐家陈代霖的精神比往日更矍铄了,坐着轮椅在舞台中央的风采,似乎更甚于往日,全场观众的目光中有敬佩与不舍。此时,他在艺术人生中画上了完美句号。但在无数爱戴他的学生们眼中,这绝不是他艺术生涯的终结。“陈老师不能再上台指挥了,但还能继续写作啊!我们期待着唱他更多的作品!”
来自西安爱乐合唱团、西安秋韵合唱团等我市五支合唱团的400位合唱团员们从四面八方赶来了,天真的孩子、青春的姑娘、满头华发的老人,都换上了庄重的礼服和鞋子,站在各自的队列里,倾听着来自舞台的每个音符,演唱了《望月婆罗门》《送你一个长安》《长安风情组曲》等合唱曲目,前边的演出是各个合唱团指挥执捧,最后的压轴节目是陈代霖指挥,西安爱乐合唱团和西安秋韵合唱团共同演唱《飘扬吧,党旗》,全场气氛达到高潮。当最后一个音符休止,合唱团员全体站上舞台,簇拥着舞台中央的老人,那一刻,欣慰、幸福全刻在了陈代霖的脸上。
回想与陈老相处的岁月,爱乐乐团团长王红泪水夺眶而出。“18年的相处,我们合唱团和陈老师都有了难以割舍的感情。”王红和团员们都觉得,每次陈老师来做指导,就是一次非常美好的艺术享受,就像在音乐殿堂里接受了一次高雅的艺术教育。
43岁的金莉娜和17岁魏金森淼是一对母女,陈代霖在这对母女的音乐之路上留下的很深的印记。“我和女儿小时候都唱过陈老师写的《美丽的云,明亮的星》。陈老师写的歌特别美,唱起来难度很大。这次我们带着陈老师的作品《望月婆罗门》到台湾去参加合唱比赛特别轰动。”
多年来,陈代霖写下了太多的音符,比如《长安风情》歌曲集中的《长安好》《雁塔耸穹苍》《踏春到曲江》《驻足灞陵桥》,将长安的魅力与风情、沧桑与底蕴融汇在了音符之中。
歌唱家贠恩凤评价自己这位老朋友:“习总书记号召文艺家不媚俗,不追逐金钱名利,一心为人民群众服务。我觉得,陈代霖就是这样一位朴素的,可亲又可敬的艺术家。”
人物名片:
陈代霖 男,1933年2月生,贵州省正安县人,布依族。
西安音乐学院教授。沈阳音乐学院作曲系毕业,中国音协会员,中国合唱协会理事,陕西省合唱学会副会长,西安爱乐合唱团、西安青年女声合唱团艺术指导和指挥。创作了许多声乐作品,其中:女社员小唱、好园丁、党啊中华之魂、子夜吴歌一秋、美丽的云明亮的星、合唱套曲望月婆罗门、我的太阳等在全国性作品比赛中获奖。在任西安音乐学院音教系主任的十余年里,对师范专业教学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以适应社会的需要,更好的为基础教育服务,改革的初步成果受到国家教委的重视与肯定,1992年、1994年先后两次被国家教委选定为高等师范院校音乐专业教学改革试点单位;1995年国家教委任命为组长,主持制定了《全国高等师范二年制、三年制专科音乐教育专业学科课程方案》和各学科教学要求的文件。
长期参与社会音乐活动,辅导群众音乐创作和各类合唱团,使他们在各类合唱比赛中获首奖。发起组建了西安爱乐合唱团和青年女声合唱团,他们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对外文化交流中发挥了积极作用。1991年获陕西省"民族团结进步先进个人"称号,1993年获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1994年获曾宪梓教育基金会《高等师范专科院校教师奖》三等奖,多次获得学院"优秀创作成果奖"和"优秀教学成果奖"。
精品视频课程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