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日报讯(记者黄征)上月中下旬,武汉爱乐乐团音乐总监、新加坡籍指挥家刘鹏受邀前往德国和波兰,执棒指挥了两家国外著名交响乐团的3场演出。昨日,刚回汉不久的刘鹏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和国外相比,中国很多交响乐团并不知道自己的发展方向,也没有坚持统一的艺术标准。”
刘鹏介绍,我国已有40多家交响乐团,但水平参差不齐。交响乐团的音乐季是国际通行的做法,中国能坚持做音乐季的乐团不到10家,其中规范的只有中国爱乐、上海爱乐、武汉爱乐等四五家。其他一些团仅仅挂着音乐季的名头,甚至为了上级指示或经济利益,经常为各种庆典、剪彩、婚宴等演奏。这些都不是交响乐团的发展方向。
还有的乐团高薪聘请名指挥,有的指挥则同时兼任几个团的音乐总监,在演奏员能力达不到的情况下突击排几天高难度曲目,再去其他团排。
“交响乐是沉淀时间的艺术,不是花架子,要慢慢雕刻。交响乐团是一个城市的文化品牌,不是为了‘销售’这个城市,更不是工具,应该以公认的艺术标准来打造。”刘鹏说。
国内交响乐团成员的水平和素养,是更深层次的问题。刘鹏说,国内除了少数几个团每年比较有规律地、系统地与外国独奏家合作,有的团都是请关系好的朋友、音乐学院的老师等,“这种演出是自编自导自演,对乐团来说没有任何提高的价值”。
武汉爱乐成立11年来,从各大音乐学院招聘了不少新团员。刘鹏表示,现在的音乐教育质量不是“一般”,而是“很差”,应聘者考试时,一首曲子连标准的节奏、音准、力度都达不到,稍微好一点的进团后,要花大量时间重新打基础。
近几年,在各种国际音乐大赛上拿奖的中国人越来越少,刘鹏认为,这从一个侧面证明了教育质量的问题。音乐学院的留校生大都能力较弱,学校也多年不引进优秀教师,或者招一些有关系的“海归”。
“一个乐团没有好的乐手,提高水平是很难的。很多艺术院校就冲着一个‘钱’字,现在有利益,如果不改变,若干年后,中国的艺术人才会有一个大的滑坡。”刘鹏说。
武汉爱乐将继续引进外籍团员
2004年至今,刘鹏作为客席指挥频繁出现在国际音乐舞台,指挥了十多个国外知名乐团。他最大的感受是,国外乐团只要还有演出,艺术标准绝对不会降低。
据了解,近年来欧美国家交响乐团减薪、破产的现象时有发生。今年10月,意大利最古老的罗马歌剧院宣布,解雇其常驻管弦乐队和合唱团,涉及人数近200名;去年底,世界级指挥大师祖宾·梅塔率西班牙皇后歌剧院交响乐团来汉演出,今年该团因经济危机解散。
刘鹏介绍,经济危机影响了国外交响乐团的日常演出,但很多团还是坚持音乐季,即便减少了乐团建制和演出规模,每年的曲目和场次依然远远多于中国的交响乐团,也没有因此降低艺术标准。
上月的欧洲之行,刘鹏指挥了德国图林根州立交响乐团和波兰西里西亚交响乐团,前者是德国最古老的、有着百年历史的乐团。
图林根州有200多万人口,过去共有18个交响乐团。德国在经济上受到的冲击比欧洲其他国家小,但政府在文化上的投入还是减少了,这个州便砍掉了8个交响乐团。刘鹏介绍,图林根州立交响乐团的演出规模比以前小,但每年仍坚持邀请3名客席指挥,他本人已再次受邀指挥该团2016年的演出。
刘鹏在德国、波兰的3场演出场场爆满。上月22日,他在图林根州鲁多尔施塔特市的演出结束后,很多乐手主动跟他握手,并感慨,“我们很久没有这么兴奋了”。
上月28日在波兰的卡特维茨市,观众的反应更让刘鹏感到惊讶。当天的演出结束后,刘鹏和当地的经理准备离开剧场时,突然发现很多观众还在大厅等他,“他们说波兰语我听不懂,但他们一起为我鼓掌,足足过了5分钟我们才从剧场出来”。
中国一些交响乐团,近年也尝试从国外招聘少数乐手,但有的因文化差异较难合作。
目前,武汉爱乐招聘了4名外籍团员,时间最长的是意大利的长笛首席劳拉,他们与武汉乐手的合作非常愉快。刘鹏表示,武汉爱乐还将在国外招聘4名乐队大首席。
刘鹏认为,欧美的交响乐团目前只是进入了“冬眠期”,但其实力依然很深厚,一旦走出“冬眠期”,很快就能组建很多世界一流的乐团,“中国的交响乐团应该抓住这一时机发展自己,否则的话与国外乐团的差距会越拉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