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眉 摄
解放日报记者 杨潇慧 本报实习生 邱佳
他是驰名中外的顶级指挥家,九旬高龄,仍全心致力于音乐的普及和教育。有一群孩子特别爱他,他们搂着他的脖子亲他:曹爷爷,曹爷爷!
他是曹鹏。
一
这是一群怎样的孩子?他们和你面对面,不会与你直视;他们有时不声不响,在陌生的环境中,他们又会大喊大叫;他们并不痴傻,可是却无法与人正常相处……在泰兴路曹鹏的家中,瘦削的老人谈起这些孩子,眼中不时泛着笑意和温情。“自闭症的孩子和外部世界一点关系都没有,他想的都是他自己,可是到底"自己的世界"里是什么,他们暂时找不到。 ”
退休20年,曹鹏致力于音乐的普及,从专业乐团的指挥,变成了业余乐团的指挥。 8年前还组建了一支由都市白领青年组成的城市业余交响乐团—上海城市交响乐团,被市委书记韩正称为“上海的名片”。然而,许多人不知,在过去的6年间,他默默把大量精力放入一个小小的公益组织—天使知音沙龙,用音乐,潜移默化了100多位自闭症儿童,帮助他们和他们的家庭从困顿走向希望,从孤独中敞开心扉。他和他的家人,带领一大批白领青年志愿者,把自闭症儿童引入音乐的世界,听音乐、学唱歌、学乐器、登台演出、外出活动……他以年近九旬的高龄,接触、认识、关爱一个从不知晓的群体,以人生最大的热力,拥抱了一群不寻常的孩子。
二
2008年, 曹鹏的大女儿曹小夏从一份联合国报告中读到有关自闭症儿童的情况,惊讶于每150名儿童就有一个。报告中提到,自闭症无法根治,但可用音乐进行干预,改善自闭症儿童的状况。曹小夏心动了,也行动了。她和父亲一起,成立了“天使知音沙龙”,每周六下午在卢湾区少年宫,组织城市交响乐团的乐手为孩子们开 “迷你音乐会”。
最初的“迷你音乐会”是什么样的?曾有人这样描述:孩子们嘈杂着、乱跑、尖叫、自顾自,整个屋子乱哄哄;这时,弦乐四重奏组开始拉 《欢乐颂》,随着音乐进行,一切似乎不同了:孩子们一个个安静下来,甚至并排坐下;再接着,有的孩子开始面露笑容。
当场就有人落泪了。有个母亲后来说:我觉得我的世界轰然翻了个身。
渐渐的,惊喜出现了:一个叫周舒亦的小男孩,很喜欢乐器,凡是听过的曲子,他都能立即哼出来。给他一把小提琴,他把自己喜欢的曲子拉了出来。 “他拉弓的姿势完全不对,弹琴的指法也不对,更不识乐谱,可是他的才能,却超过任何经过正常训练的乐手。这天分从哪来的,我们不知道。”但曹鹏很坚定地相信,“在他们的内心里,一定有一个美丽的世界。我们该思考,要怎样才能帮助他们找到春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