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提琴家莱昂尼达斯·卡瓦科斯
上海音乐厅改名“森海塞尔上海音乐厅”后的首场演出相当惹人注目。莱昂尼达斯·卡瓦科斯,这位被乐评人视作当今世界顶尖小提琴家中唯一没有到访过大陆演出的大家,之前曾因SARS和身体原因两次错过中国之行,这次终于将在3月16日的上海音乐厅隆重登场了。此次,他将携手钢琴家恩里科·佩斯演奏贝多芬小提琴奏鸣曲中最为经典的三首曲目。
这位时常戴着眼镜出现在公众视野中的希腊小提琴家18岁从西贝柳斯国际小提琴大赛折桂后备受关注。3年后,他登顶小帕格尼尼国际小提琴大赛。之后,与名家名团的合作接踵而至,从布列兹到哈丁,老中青三代的指挥家都与之合作过。
卡瓦科斯在音乐上的领悟力全面而独到,几乎是一位全才。他是如何奏出兼具光辉与甜蜜的独特声音的?除却那把与他并肩作战的1724年的斯特拉迪瓦里琴,也有乐评人试图从他紧绷而发达的肌肉做出分析。他演奏中坦率的力量和速度如此直接,浑然天成又寻着理据。
去年,Decca发行了卡瓦科斯的全套贝多芬的奏鸣曲。专辑问世便收获诸多赞誉,德国ECHO奖当年的颁奖词称其“用一种巧妙的温柔中和了贝多芬的猛烈”;而BBC音乐杂志赞其“甜美而又充满生机的绵延,从未停息”;刚刚结束的格莱美上这张专辑则获得了最佳室内乐的提名。
此次上海演出的曲目正是他现在拉得“烫手”的贝多芬第一、第五、第九号奏鸣曲。卡瓦科斯热衷于研究这些奏鸣曲的结构,并将它们置于音乐的历史长河中作横向纵向的比较。他说拉了40年的贝多芬,他始终在与作品共同成长。
卡瓦科斯:贝多芬值得急功近利的现代人学习
东方早报:还记得第一次拉贝多芬的奏鸣曲的情形吗?
卡瓦科斯: 我15岁第一次演奏贝多芬小提琴奏鸣曲。那时其实根本无法完全理解它们,只是直觉性地强烈感受到这些音乐中涵盖的巨大力量和变化。这使我有欲望想要不断演奏它们、理解它们。
到现在,演奏它们已经有了三四十年的经验,最大的变化是从直觉上体验到深层次的哲理。它们却总是能赋予我新的感受,以至于我每个阶段的演绎都是不同的。很显然,这是一个成长和发展的过程。我在跟着它们一起成长。
不仅是小提琴奏鸣曲,贝多芬所创作的所有音乐作品,其实都大大超出了许多他同时代的其他作曲家,也极大地启发了他之后浪漫主义音乐的发展。直到现在,仍然有很多人相信他的弦乐四重奏作品无法超越。
740)this.width=740"> 日木,羌族棰击膜鸣乐器。又称羊皮鼓。汉称羌铃鼓或羌族手鼓。流行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