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子戏,俗称唱曲子,是流传在太湖县的一个古老稀有剧种,至今有近400年的历史,有“戏曲的活化石”之称。在太湖,曲子戏经历了形成、兴盛、濒危时期,后经该县文化工作者挖掘整理,于2008年被批准为第二批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其进行保护、传承和发展。
据太湖县志记载:每年元宵灯会都有“俳优假面之戏”。相传元末明初,从江西瓦砾坝、鄱阳湖、饶州等地移民迁入太湖,带入弋阳腔与本地民间山歌、小调、灯会演唱结合,“错用乡语,依调而歌”、伴以锣鼓,逐步形成了这一独特的声腔系统。这就是该县曲子戏的形成。曲子戏属明代弋阳腔声腔系统,是安庆地区江北高腔之一。
有相当长一段时间,曲子戏在该县广为流传。清朝乾、嘉年间,该县曲子戏的演出活动较多。当年赵文楷在回乡观看了曲子戏《黄金印》后,曾写下了“着一件粉碎黑貂裘,当日谁言苏季子;佩六个斗大黄金印,今日才识武安君”的对联。民国时期,曲子戏在该县有过两次较大的演出活动,分别是民国二十一年和二十四年,当时耿家乡青天畈村(今百里镇青畈村)村民为祈求风调雨顺、人丁兴旺、六畜平安,请田家冲和南斗冲两大戏班连唱了三天三夜。而且每年的元宵灯会上,都有唱曲子的活动。解放后,该县百里、北中、牛镇、江塘、徐桥、新仓等乡镇都有唱曲子戏的。据《太湖县志》记载,百里镇很早就出现民间文艺团体,如南斗曲子戏班、同盟道士曲子戏班等。建国后,乡间教师和一些识字农民仍唱曲子戏,1956年还参加了该县的文艺会演。
但至近现代,由于受到黄梅戏等剧种的冲击,曲子戏的生存状况十分艰难。现在比较活跃的曲子戏班,为农民曲子戏班和道士曲子戏班,属业余性的班社,因唱而聚,唱过即散。其中百里镇松泉村的曲子戏班属表演稍多的戏班之一,参加演唱的人员大部分是识字的农民,演唱的曲目主要是喜曲和传奇故事两大部分。
曲子戏的音乐表现形式和表演形式均有其独特之处。在音乐表现形式上,曲子戏音乐由唱、帮、打三者组合而成,以唱为主体,旧时演员均为男性,以“阔音”(真声)、“窄音”(假声)分饰生角、旦角。曲子戏音乐属我国民族五声调式(宫、商、角、徵、羽),一般没有曲谱,是根据“△”、“×”、“6”等唱腔符号帮助记忆演唱的;曲子戏的唱腔中有提板、数板、流水、双尖、单尖、怒板、哭板、花板、溜板、九板十三呃等板式,板皆有腔;其伴奏只用打击乐器,主要乐器有脆鼓、大铙、锣、筛、扁鼓、牙子等,一般由六人演奏,锣鼓伴奏根据唱段之前和唱段之间来划分、间隔,与唱衬托,主要是渲染气氛。在表演形式上,曲子戏分为围鼓和广场表演两种形式。围鼓又分为分坐唱和走唱,以唱喜曲为主,适合喜庆礼仪场合,坐唱时各人不需妆粉,以鼓板师为中心,手执乐器,围鼓而坐,由鼓板师领头用方言起唱,其余人帮唱或合唱;广场表演以春节元宵灯会为主,表演时则需作相应的妆扮,不持乐器,只持与人物相应的道具,锣鼓伴奏者手持乐器或站或围鼓而坐,边奏边和。现今流行的曲子戏本为手抄本,剧目主要是喜曲,如《庆寿》、《贺新春》等。
太湖曲子戏的幸存,证明了中国古老的弋阳腔并没有完全消失,延续了中国古老戏曲的血脉,具有文化身份的认同作用。为了传承这一民间非遗奇葩,近年来,该县拉开了保护、传承、发展曲子戏的帷幕,成立了曲子戏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太湖县曲子戏保护工作计划》,划定了原生态保护区,对曲子戏的传承人进行了培训,对优秀剧目进行了整理,并将曲子戏经典剧目列为今后文艺汇演的主要内容。同时,鼓励民间曲子戏班利用农闲时间训练,在节庆日等活动中进行表演,让曲子戏在民间广为传唱。(安庆日报/叶玲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