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南族“欢”亦称“啰喂歌”,因有固定衬词“啰喂”而得名。一般在男婚女嫁、祝贺生日和新屋落成等喜庆节日里唱。分“欢条”和“欢草”两种,均为男声或女声二重唱。欢条的歌词以5字8句为一首,采用勒脚歌形式(亦称三节歌,即每首歌词由8句组成,演唱时分成3节,要叠唱成12句,其顺序为1234,5612,7834),押腰脚韵。此外,凡偶句歌词皆叠唱。其结构为两对相似的上下句组成的复乐段,第1段终止于羽音,第2段终止于宫音,从而形成同宫系统的羽、宫调式交替。低声部主唱,高声部自偶句的后半句中加入。欢草是啰喂歌的变化形式,5字4句为一首,每首歌开始必须以第4句作为歌引,并重复一次,然后按歌词从头至尾演唱直至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