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至2013年,上海京剧院圆满完成“拍大戏工程”首批剧目之一全本《霸王别姬》的排演、拍摄。 2013年下半年,上海京剧院启动第二个剧目《萧何月下追韩信》的整理编排工作,并且完成了京、沪两地的舞台演出。今年,京剧电影《萧何月下追韩信》启动拍摄,剧组于3月进行了全剧前期录音,4月8日正式开机,昨天的车墩影视基地,剧组开放媒体见面。据悉,该片将是继戏曲电影《霸王别姬》后的又一部2D、3D同时套拍的高清戏曲电影。
电影《萧何月下追韩信》根据周信芳演出本整理编排。故事围绕萧何深感韩信乃栋梁之才,四次向刘邦“荐贤”,刘邦不予重用,韩信弃官出逃,萧何不顾山高路远,披星戴月“追贤”,终使刘邦拜韩信为大将,开启兴汉灭楚的历史征程。该剧是周信芳精心打磨的代表作,重点表现了萧何求贤若渴、反复向刘邦举荐韩信的过程,既有浓浓的历史文化感,也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名角演电影,感受如何?麒派艺术在表演上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对角色内心的挖掘和把握,昨天现场亮出的名角阵容十分抢眼——领衔主演是陈少云,他被誉为当今麒派领军人物;何澍、傅希如、严庆谷、金喜全等热爱麒派艺术的京剧名家也倾力加盟。采访中,几位主要演员表示都有过不同程度的“触电”经历,而剧组也要求演员大胆,不要光追求复制周信芳,而是诠释周信芳刻画的人物气质。从这两天拍摄的情况看,名角们全力以赴进入角色、投入感情,并根据镜头的要求表现各个细节,脸部的细微表情也准确到位。
该片导演滕俊杰介绍,影片聚焦对人才的渴求和尊重,重点刻画“追”的行进过程,以此表现人物,唱腔、念白、身段、圆场,将麒派艺术独有的表演程式和绝招逐一展现。而为了呈现戏曲的虚拟性、写意性,剧组在演员调度、制景、多媒体、天幕等方面进行突破性的尝试,既尊重京剧传统程式表演的精髓,又根据现代观众的审美加以升华和改进,力求让观众既感觉演员在舞台上表演,又感觉时空被打开,享受独特的表演时空。(新闻晨报/邱俪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