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微博 客服QQ 官方微信
网站客服QQ:
1014587588
2694395946
音协考级QQ:
2537453437
名称:中音在线
微信号:musiceolcom
设为首页网站地图网站论坛帮助∨
搜课程搜资讯搜书籍搜老师
考级报名 |电子琴钢琴古筝小提琴音基长笛
我的课堂
购物车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少儿声乐套曲合唱谱、钢琴伴奏谱、CD伴奏、MV等下载
首页 音乐课程 音乐书籍 音乐新闻 名师风采 音乐人物 音乐学堂 乐器联盟 乐器百科 音乐汇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资讯中心 > 乐理 > 行业新闻 > “武宣婆”:唱出壮乡山歌范

“武宣婆”:唱出壮乡山歌范

分享到 |
日期:2014-4-10  来源:中音在线  编辑:李老师  浏览次数:

  4月2日至3日,到广西博物馆听“武宣婆”唱山歌,成为南宁市民“三月三”假期的一大乐事。

  在广西博物馆文物苑里,身着大红壮族服饰的郭秀莲大声对台下观众说:“我叫‘武宣婆’,我家离南宁不远,走路两天就到了。但是上网找我更方便,点‘武宣婆’,我就天天在你们身边。”

  “武宣婆”郭秀莲是网络视频红人。在国内颇有影响的视频网站搜索她的名号,立刻出现十来个视频,每个视频都有几万点击量。其中一段视频,单在红豆社区柳州论坛的点击就超过5万人次。

  “武宣婆”还从网络红到了荧屏,应邀参加了央视“非常6+1”和浙江卫视“中国好声音”等节目的选拔。

  趁“武宣婆”在南宁演出的机会,记者对这位“网络上的山歌红人”进行了近距离采访——

  1 现编现唱乐翻观众

  “武宣婆”现身广西博物馆文物苑与市民即兴对歌的消息一传出,引得众多山歌迷闻风而至。4月2日至3日,文物苑内歌声、笑声、掌声交织,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欢乐。

  “武宣婆”告诉记者,4月1日,她先是到武鸣参加山歌王大赛,晚上马不停蹄赶到南宁,2日一早参加江南水街“三月三”壮乡歌圩,然后赶到文物苑唱山歌,一直唱到4月3日晚。她说:“一唱起来就没得停。我一天只吃了一个粽子,来不及喝水,但能跟大家一起过‘三月三’就开心,再累也愿唱。”说罢,放开嗓子唱道:“广西歌节‘三月三’,金鸡凤凰心喜欢,忙到歌王不吃饭,一天歌会赶几场……”

  以歌传情、以歌会友。“武宣婆”说:“我唱歌从来不用歌书,也不用准备。你们出题目我马上就唱。”

  见到一位年长的老大姐走过来,“武宣婆”张口就唱:“你为儿女好辛苦,累得大姐皮包骨;现在儿女个个大,你要享点晚年福。”

  一对小夫妻从北京远道而来,“武宣婆”把身怀六甲的妻子拉上台唱道:“当初我也大肚过,肚子大得像谷箩,走路不敢跨大步,为了子女奈不何!”这对北京夫妇开心地说:“壮乡‘三月三’歌节很有意思,我们听到了最原生态的山歌,真不枉此行!”

  2 歌不离口成“歌王”

  今年53岁的“武宣婆”,是武宣县黄茆镇和平村人,现任柳州市鱼峰社区山歌文化顾问。

  她说,自己从小就爱唱山歌,高兴时唱,生气时也唱,歌不离口。最初,只是把唱山歌当成爱好和兴趣。2006年,参加武宣县民族文化艺术节,那是她第一次在众人面前亮嗓,博得如潮掌声。

  2007年一次偶然的机会,“武宣婆”拜广西山歌协会副会长黄有福为师。2008年她在师傅的引荐下,报名参加融水苗族自治县的歌王大赛,被评为“歌王”。

  2012年,“武宣婆”在央视“非常6+1”活动中大放异彩,其机智的现场反应和巧妙生动的歌词,让央视导演称赞:“这样的歌手放到‘6+1’选手库中是绝无仅有的!”

  随后,“武宣婆”被浙江卫视“中国好声音”栏目相中,受邀前往上海试音。在录音棚里,工作人员要她唱《军中绿花》、《天路》、《山歌好比春江水》等歌曲。“武宣婆”直言:这不是我擅长唱的歌,我最擅长的是我们的壮族山歌。导演说,那你唱两首看看。“武宣婆”张嘴就来:“上海外滩景色优,黄浦江水润歌喉;柳州山歌像江水,年年岁岁不断流。”唱罢,大家都对她刮目相看:这个广西村妇还真不简单!短短一首山歌,既赞了上海,也宣传了柳州山歌。

  3 “武宣婆”为何这样红?

  与不少得到相关方面大力扶持的专业歌手们不同,“武宣婆”的爆红,更像是无心插柳。

  “武宣婆”唱山歌在来宾和柳州小有名气,她现编现唱、即兴发挥的功力和清亮的歌喉让山歌迷们叹服。2008年至今,每个星期天都会有数百名歌迷去柳州市江滨公园和鱼峰公园听“武宣婆”唱山歌,一些演唱片段被山歌迷们上传网络,在视频网站和微博、微信上被热烈“围观”。

  “原来这就是广西的山歌!”深圳网友“子行智琛”在视频网站上点赞留言:“她的歌中有生活,接地气,而且特别风趣搞笑。”

  “武宣婆”说:“山歌唱的就是老百姓的生活,是来自老百姓的艺术。唱山歌就是要大家都开心,大家快乐我就快乐,大家喜欢的我就唱。”

  广西山歌学会会长覃祥周认为,“武宣婆”的爆红,自有道理——首先,编唱基本是即兴发挥,不造作,不雕饰,少了“演”,多了真性情的自然流露,更容易打动观众;其次,语言生动风趣,带有她自身特有的“麻辣味”。尤其是在与对手的“斗歌”中,承接的反应速度和技艺,带有很高的观赏性和期待性;再次,唱的都是身边的人和事,没有空洞的说教,题材贴近性强。“这样的特点,特别切合网络人群的需求。”覃祥周说。

  “武宣婆”由此在网络上不经意间开启了传统山歌传播的新形式。(广西日报蒋 林 文/图)

相关内容

  • 赵季平专场音乐会明晚郑州奏响2014-12-2
  • 两岸专家在福州研讨音乐学术现状2014-12-2
  • 舞台剧《我,就是我》首演推音乐剧场概念2014-12-1
  • 大型彝族音乐舞蹈诗《索玛花开》贵阳上演2014-12-1
  • 于广杰评《中国琴歌发展史》2014-12-1
  • 莱芜两音乐教师获山东省优质课一等奖2014-11-28

更多>>推荐课程

音乐理论基础

主  讲:楼天宇

立即试听

和声学教程(上册-01至

主  讲:陈诺

立即试听

热点文章

  • 2015年全国音乐类专业研究生招生考试指南
  • 第九届金钟奖合唱比赛苏州圆满落幕
  • 我的青春,我的红色娘子军
  • 第四届民族声乐大赛艺术院校教师组半决赛
  • 第四届民族声乐大赛综合院校教师组(21-34
  • 第四届民族声乐大赛综合院校教师组(1-20)

热门标签

文艺院团乐感是天陈其钢直第六届中声乐学习第七届“关于举办文化部将

教材教辅

曲式与作品分析

出版社:人民音乐出版社

页数:408页

isbn:978-7-103-02719-6

购买价:29元

  • 音乐作品分析应用教程(修订版)
  • 曲式与作品分析

乐器

弹布尔

  弹布尔,是维吾尔族、乌孜别克族古老的弹拨弦鸣乐器。史籍曾译称弹拨尔、丹布尔、丹不尔。流...

口弦

口弦   口弦又称口琴、响篾、吹篾或弹篾。历史悠久、形制多样,在我国的大部份地区都很流行...

关于我们 | 合作推广 | 意见反馈 | 联系方式 | 诚聘英才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招生联盟
Copyright ©2006-2023 www.musiceol.com All Rigth Resevers 中音在线
电话:15311572120 京ICP备1100314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