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艺术中心的公益品牌“东方市民音乐会”从2006年创办至今,以“高贵不贵、文化亲民”为宗旨,经过八年的精心培育和拓展,已发展成为全国规模最大的公益音乐会品牌。音乐会以学生票15元,普通票价30、50、80元的亲民价格,至今已举办各类演出近450场,吸引观众逾80万人次。也成为公益各品牌项目音乐会中参与人数最多的音乐会。昨天,东方艺术中心举行新闻发布会,宣布该品牌被“陆家嘴信托”冠名,并整体植入2014年市民文化节。
两大文化品牌联手打造市民公益音乐舞台
东方艺术中心总经理林宏鸣回想当初刚开始做东方市民音乐会这一公益品牌的时候,营销中心的员工做的市场调查结论是,市场、观众、成本等综合因素显示不能做。之后市民音乐会在得到浦东新区政府支持后起步艰难。从第一年的每月一场,到如今常规一周一场普及性讲解的上午场,每月还有内容质量相当客观的晚场版。但林宏鸣坦言,“一路走来,困难重重,一方面演出费、交通费、印刷费等所有成本都在增加,而票价8年来从未变过,这是经济上的困难。其次,一个品牌长期坚持,每年要有新的创意突破,容易遭遇瓶颈。因此,今年寻找冠名,一方面减轻成本压力,另一方面,可以利用这个资金支持,做更好的节目。”而将市民音乐会纳入市民文化节,则是让市民音乐会的内涵更加延伸。以往所有的市民音乐会都在东方艺术中心内部的音乐厅举行,而牵手市民文化节后,更多国内外优秀艺术家在参与市民音乐会的同时,还将走出剧院,下到社区、基层去,和市民零距离接触,通过与市民互动提升上海市民的艺术素养和水准。
“让名家名团往下沉,让欣赏普及音乐会的观众往上走,形成两极对流,这是我们一直希望做的事”,林宏鸣表示,他认为公益文化发展的理想模式是要“把艺术殿堂的墙拆掉,让艺术殿堂成为艺术课堂甚至人生课堂,而不是象牙塔”。借助市民文化节平台便是找到一个“破墙”的方法。原本东艺邀请市民进入艺术殿堂的方式就是通过买票欣赏,与市民文化节牵手后,市民可以通过参与市民文化节活动获得更多进入剧院的机会。东艺将为市民文化节设立专门的“市民开放日”,并配合开放日设计一系列活动,市民可以完全免费参与。
此外,东艺继去年参与主办市民文化节的“家庭合唱大赛”后,今年将作为市民文化节的“市民演奏大赛”主办方,为演奏大赛的优秀个人团体提供舞台,让更多心怀音乐梦想的普通市民能在这方世界名家名团登台的地方圆梦。
从冠名板块内容到建立公益艺术基金
此次冠名“东方市民音乐会”的企业是与剧场“一步之遥”的陆家嘴国际信托有限公司,公司副总经理舒榕怀表示,通过基金会的运作,实现文化艺术与金融品牌的跨界联手,减轻公益演出运营压力,提升演出质量,吸引更多优秀艺术家参与东方市民音乐会,让更多观众走进剧场。
上海音乐厅被耳机品牌赞助冠名曾在沪上引发反响和争议,而上海大剧院年初宣布启动“走进大剧院”公益板块由民营公司汉唐“全权包办”的模式也曾引发业界关注。资本参与剧院共同运作的方式各家各不相同,在此次东方市民音乐会的冠名赞助之前,东艺的另外两个品牌“未来大师”和“名家名剧月”由兴业全球基金参与。林宏鸣表示,选择什么样的企业赞助方式每家剧院有自身的考虑,但吸纳更多的社会资本参与剧院运营应该是所有剧院共同的心愿。陆家嘴国际信托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舒榕怀则透露,以此为契机,今后双方有更长远的规划,努力的方向是建立可持续的公益艺术基金,“我相信企业和剧院的合作,未来有更好的形式,建立艺术基金的方向,现在看来会比其他的赞助方式更好。请大家一起来期待。”林宏鸣说。(东方早报/陈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