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鹏在生活中很随意,跟妻子和女儿就像朋友关系。曹小夏还记得:“很小的时候,家里亲戚生活上有困难时,就把小孩送到家里来寄养,当时,最多时有10个孩子。曹鹏就让妻子当组长,每天早晨,妻子就喊大家起床,10个孩子就手拉手去厨房吃早餐。看到这情景,也是曹鹏最欢乐的时候。吃完饭,就是学习、玩耍等。如果其中有谁犯错误,曹鹏就惩罚犯错的孩子写检查,然后,贴到墙壁上,大女儿曹小夏就被罚写过检查。
1986年,曹鹏指挥上海交响乐团,第一次向全国直播世界名曲交响音乐。他也是首位将《梁祝》带上国际舞台的中国指挥家。他率领上海市中学生交响乐团登台演出,开始指挥时,不论严寒酷暑,他总是准时出现在排练厅,细心地为孩子们进行指挥讲解。指挥南模中学交响乐团演奏舒伯特的《圣母颂》,中学生演奏的音乐,非常悦耳动听。学生们演奏出世界上最美的音符。演出后,有乐评家问:“闭着眼听,简直和专业乐团一样精彩。这么好的学生乐团是怎么训练出来的?”曹鹏笑着说:“简单,付出努力就有收获,就能成功。”
他一站到舞台上,就热血沸腾、青春焕发,就有无穷的力量
2001年,曹鹏指挥上海交通大学交响管乐团首次远赴欧洲,在荷兰举行的第14届世界管乐大赛上荣获金奖;2006年又率领南模中学交响乐团,在维也纳第35届国际青年艺术节上获得金奖。
“我让他少忙点,他不听。”大女儿曹小夏说。作为最早投身交响乐普及工作的音乐家,曹鹏为大学生们作普及工作多年后,于2005年,曹鹏自费创办上海城市交响乐团。主要是为普及高雅艺术,为社会作公益、作义演。注册的时候,曹鹏一分钱没出,是他的大女儿曹小夏出的钱,在中国自费办一个乐团,为社会服务。妻子夏慧玲是音乐学院的教授,音乐造诣比较高,但退休后,就守在他的身边。现在出去演出,曹鹏一定要带着妻子,因为妻子总能指出他的问题。
曹鹏如果这几天要演出了,他会投入全部精力,反复不断地读谱,一百遍、一千遍地练习。曹鹏坚持保留背谱指挥的习惯,虽然难度很高,但是指挥“背谱”在普及音乐工作中有很好的示范作用。他曾经与著名的小提琴演奏家俞丽拿同台演出,当时,曹鹏两条腿摔断了,腿上绑了厚厚的石膏,医生让他休病假,他不肯休息,也不能休息,因为演出是之前排练好的,节目单都印好了,节目必须演出。有20多个国家的外宾到中国来,他们要接待,每天都是别人背着他下楼排练,然后再背上来。当时,外科医生怕他出事,一直跟随左右。那些外国朋友知道后,都非常感动。
对音乐的全身心投入,使曹鹏的指挥艺术日臻娴熟,他的足迹遍及大江南北,工厂、农村、军营、学校都曾留下过他的身影,他把普通观众带入交响乐天地。曹鹏率领着专业演奏家组成的上海音乐团,为听众上演了一场高水平的音乐会。曹鹏精神抖擞,背谱指挥。在音乐的旋律中,散发迷人的魅力。
曹鹏与女儿经常同台演出,音乐会由《花好月圆》开场,莫扎特的G大调弦乐小乐曲,优美动听。音乐会的高潮出现在著名小提琴独奏家夏小曹登场之时,使用的价值数百万元之巨意大利古董提琴,演奏曲目蒙蒂的《查尔达斯舞曲》。父女携手,配合得生动、默契,天衣无缝。演奏完毕,曹鹏侧过头向女儿夏小曹投去了满意的目光。曹鹏喜欢和女儿同台演出,他说那是一种幸福。当问起小提琴家夏小曹:“你感到什么时刻最幸福?”夏小曹说:“和父亲一起登台演出,当掌声响起来,和父亲拥抱时,感觉无比幸福。”
曹鹏在音乐里,身姿矫健,没人敢相信他的年龄。现在,年近九旬的他,在上楼梯时,都要一路小跑。他也被称为“中国交响乐的不倦飞鸟”。他常年与学生乐团中的大学生交流,与同学们交谈到兴奋处时,他会突然在地上翻个跟头,以释放一下自己的感情。在家中,他喜欢与年幼的外孙一起玩,与他下棋、扳腕子,经常把小孙子逗得大笑不止。人们说他是年老心不老,花老根不老,是年轻心态的老年人。
每次亲临曹鹏的音乐会,你会感到快乐。每场音乐会,他都面向观众深深鞠躬,曹鹏说他的音乐会,一靠乐队,二靠大家。常常有人问他:这么大岁数了还活跃在大剧院、音乐厅,哪来的活力?曹鹏一听这话就高兴,他回答说:“一站到舞台上,我就热血沸腾、青春焕发,就有无穷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