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音乐老师,缺系统音乐教学体系,缺音乐对素质教育的概念,这是我国基层音乐教育的现状。近日,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青年教师柴伦党主持项目的广西高校社科项目《西部地区儿童师资音乐教学技能训练与研究》,直面基层现状,为儿童音乐教育开辟了新路。
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音乐系教师梁柰介绍,我国是幼儿教育大国,也有庞大的基层音乐爱好者。但长期以来中西部省区基层音乐教育与东部沿海地区的差距很大,导致这一差距的关键性问题在于:音乐教师在某些地区还比较缺乏;音乐教师的音乐素质与技能结构失衡;音乐教学法比较零散体系不够系统,方法不够直观;对音乐素质的概念和认识较模糊等等。
针对这些问题,2012年开始,梁柰、柴伦党等青年教师明在广西高校社科项目《西部地区儿童师资音乐教学技能训练与研究》支持下,通过大量的调查研究和教学的实践与研究工作。确定学以致用的方法,明确以“用科学的唱法表达音乐,用真挚的情感感受童年”为宗旨的小百灵童声合唱团。
2012年5月,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成立以桂林市各小学7—12岁的小学生为成员的小百灵童声合唱团。在实验性儿童音乐教学中总结出了儿童嗓音发音特征及儿童声乐学习的心理特征;在儿童音乐演唱的针对性训练中探索出了嗓音训练的科学方法;在借鉴结合匈牙利柯达伊音乐教学法提升儿童音乐素质中形成了一套比较科学的童声歌唱教学体系。
梁柰举例说:嗓音训练操是专门针对儿童嗓音发育和科学发音而设计的,将文学的清晰表达和音乐丰富的情感蕴含进行结合促进儿童情商的开发等以育人为本的教学特征。
柴伦党说:“这意味着课题组正在逐步形成了一整套适合西部地区音乐教学特征的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实践型儿童音乐教学体系,通过‘拆解’和‘组合’的方式,真正实现培养和提高儿童音乐素质的目的。”
2012年以来,以小百灵童声合唱团为平台,已培育60多名儿童音乐人才,进行了实践性检验,影响力不断显现。2014年5月25日晚,以“心语童年 美丽梦想”为主题的小百灵童声合唱团周年音乐会,在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音乐厅隆重上演,对实践型儿童音乐教学体系进行了大检验大检阅。(新华网/何丰伦 徐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