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微博 客服QQ 官方微信
网站客服QQ:
1014587588
2694395946
音协考级QQ:
2537453437
名称:中音在线
微信号:musiceolcom
设为首页网站地图网站论坛帮助∨
搜课程搜资讯搜书籍搜老师
考级报名 |电子琴钢琴古筝小提琴音基长笛
我的课堂
购物车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少儿声乐套曲合唱谱、钢琴伴奏谱、CD伴奏、MV等下载
首页 音乐课程 音乐书籍 音乐新闻 名师风采 音乐人物 音乐学堂 乐器联盟 乐器百科 音乐汇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资讯中心 > 乐理 > 人物动态 > 郭文景:二十年等来《骆驼祥子》

郭文景:二十年等来《骆驼祥子》

分享到 |
日期:2014-6-11  来源:中音在线  编辑:李老师  浏览次数:

郭文景.jpg

郭文景(王小京/摄)

  说起老舍的《骆驼祥子》,大概很难将它和西方艺术形式联系在一起。或许正因如此,国家大剧院原创歌剧《骆驼祥子》虽然尚未正式亮相,却十足吊起了公众的关注度和好奇心。

  歌剧版《骆驼祥子》的诞生,将是“祥子”自1936年从老舍笔下走出后,78年来第一次踏上歌剧舞台。对担当作曲重任的作曲家郭文景来说,要做的是,“尽量照顾到歌剧的特色,做出一个真正的歌剧来。”他坦言,孕育作品的两年多时间里,既有“自己跟自己过不去”的纠结,更有“有如神助”的惊喜与快慰。

  京味儿不适合歌剧

  歌剧《骆驼祥子》首轮演出是在6月25日至28日,彼时正是国家大剧院2014歌剧节的收官阶段,特意安排“祥子”扛鼎大轴。不过,在郭文景心目中,这个时间却别有一番深义。

  原来,1994年6月,郭文景的第一部歌剧《狂人日记》在荷兰首演,其后他创作的歌剧也都是国外机构委约的作品。而今,整整20年过去,他终于将呈给观众一部“中国制造”,“《骆驼祥子》是20年来我第一次和国内艺术机构合作,是我第一部中国约稿、中国首演的歌剧,我等了整整20年,特别感谢国家大剧院的邀请。”

  这是大剧院第一部改编自中国现代文学名著的歌剧。据郭文景透露,最初备选作品有二三十部,“之所以选择《骆驼祥子》,是因为情节足够丰满,人物有小说打底,足够鲜活,故事和人物的韵味本身就有很强的音乐性。”他坦言,从正式接受邀约那一刻起就倍感压力。因为在人们的普遍认知中,《骆驼祥子》是京味儿文化的一个代表性符号,而歌剧是西方表演艺术形式,两者似乎南辕北辙。

  老北京背景的作品就一定要充满老北京的味道吗?郭文景自问自答:“我认为不是!”在他看来,根据《骆驼祥子》改编的作品,诸如话剧、曲剧、电影等,基本上都是按京味儿的路子来,“但这绝对不适合歌剧。”

  自信对得起北京城

  经历一番认真思考后,郭文景最终给自己的创作明确了一个前提:“歌剧味”是歌剧《骆驼祥子》的第一味道,要把强烈的交响性、戏剧性、抒情性放在最重要的位置。“这样决定,是为了更好地发挥歌剧的特长。我认为,强大的交响性抒情力量,是歌剧的特长。音域宽广的美声、和声丰满的合唱、气势恢宏的交响乐团,是这种力量之源。发挥这些特长,才能区别于其他的改编,做出歌剧自身的特点。”

  他举了一个例子,虎妞死之前的咏叹调,地域性的元素很少,但音乐从气若游丝般的吟唱最终转向排山倒海的交响齐鸣,“音乐的表现力足以感染观众,这才是歌剧应该达到的效果。在舞台艺术当中,没有一种艺术形式像歌剧这样,能制造出感情的滔天波澜。”

  在歌剧音乐的结构基础上,擅长调和“中国味道”的郭文景,采用了单弦和京韵大鼓等素材,并在交响乐队中加进了大三弦和唢呐,同时还有民歌、曲艺、叫卖等元素,“歌剧《骆驼祥子》就音乐而言,京味儿不是最重要的,但我并不刻意回避,而是把老北京的地域风味作为背景。”

  说至兴起处,郭文景连呼创作过程“酣畅淋漓”“太过瘾”,“很多想法如有神助,都能心想事成。比如刘四爷过寿那段音乐,我尝试用京剧曲牌来写副歌,结果真的实现了。再比如我个人非常喜欢的合唱间奏曲《北京城》,我选用了京韵大鼓的素材,费尽心思融入了骆玉笙《丑末寅初》中的几个小节,只为向她致敬。刚写完的时候,这首合唱令我热泪盈眶,我想对于这个我已经生活了30多年的城市,我可以拍着胸脯说——北京,我对得起你。”

  探索中文歌剧之途

  有人觉得,如果将《骆驼祥子》做成一部民族歌剧,也许更易被“理解”,不过郭文景偏偏想要创作一部具有纯正国际范儿的歌剧,“就比如歌剧选演员的时候,我不要带任何民族唱法,我要最纯正的美声唱法。”据他透露,全场近三小时演出中,“祥子”的音乐任务贯穿始终,几乎从头唱到尾,可谓一场对男高音极具挑战性的“马拉松”。

  一方面,郭文景觉得“中文歌剧使演员在语言方面得到了解放”,但他同时也承认,中文歌剧确实难唱,“带有地方方言特色的中文歌剧,更需要在咬字发音上反复斟酌。有人说歌剧不适合用中文演唱,针对这个问题,我认为作曲家和观众需要找到各自的方式,来习惯这种艺术形式。”

  在他看来,作曲家要寻找处理方式,观众则要寻找习惯方式,双方磨合,找到最恰当的途径,“莫扎特最初用德语演出《魔笛》的时候,皇帝也很不习惯,估计第一部俄语歌剧诞生的时候,沙皇听起来也别扭。我们也在寻找处理方式,希望观众也和我们一起探索。”(北京日报/李红艳)

相关内容

  • 汤沐海 每一次音乐会我都酣畅淋漓2014-12-2
  • 常思思:神曲不适合我,坚持走艺术高端路线2014-12-1
  • 昆剧名宿林为林:突破自我再现大将军韩信2014-12-1
  • 裴艳玲正筹备新戏《渔夫恨》2014-11-27
  • 捷杰耶夫:展现“老普”音乐的放肆之美2014-11-27
  • 程学涛的演艺梦2014-11-27

更多>>推荐课程

音乐理论基础

主  讲:楼天宇

立即试听

和声学教程(上册-01至

主  讲:陈诺

立即试听

热点文章

  • 2015年全国音乐类专业研究生招生考试指南
  • 第九届金钟奖合唱比赛苏州圆满落幕
  • 我的青春,我的红色娘子军
  • 第四届民族声乐大赛艺术院校教师组半决赛
  • 第四届民族声乐大赛综合院校教师组(21-34
  • 第四届民族声乐大赛综合院校教师组(1-20)

热门标签

文艺院团乐感是天陈其钢直第六届中声乐学习第七届“关于举办文化部将

教材教辅

曲式与作品分析

出版社:人民音乐出版社

页数:408页

isbn:978-7-103-02719-6

购买价:29元

  • 音乐作品分析应用教程(修订版)
  • 曲式与作品分析

乐器

弹布尔

  弹布尔,是维吾尔族、乌孜别克族古老的弹拨弦鸣乐器。史籍曾译称弹拨尔、丹布尔、丹不尔。流...

口弦

口弦   口弦又称口琴、响篾、吹篾或弹篾。历史悠久、形制多样,在我国的大部份地区都很流行...

关于我们 | 合作推广 | 意见反馈 | 联系方式 | 诚聘英才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招生联盟
Copyright ©2006-2023 www.musiceol.com All Rigth Resevers 中音在线
电话:15311572120 京ICP备1100314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