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6月3日晚,中国人民大学逸夫会议中心,歌声相邀,师友相聚,《最美中国》——郝丹丹硕士毕业独唱音乐会在这里的欢快气氛中举行。这场音乐会由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院和中国人民大学金铁霖中国声乐艺术研究院主办,是中国人民大学首位民族声乐硕士研究生郝丹丹向母校的毕业汇报演出,也是其导师金铁霖教授声乐教学法的又一次最新探索和成果展示。郝丹丹用她对中国民族声乐的深厚情感精心准备了这场音乐会,她满怀深情用精湛的演唱技艺来重新演绎和诠释艺术经典。
郝丹丹开场演唱了三首具有浓郁地方风味的民歌,分别是:山东民歌《绣荷包》、《包楞调》和陕北民歌《山丹丹开花红艳艳》。山东是中国革命根据地之一,也是郝丹丹的故乡,山东民歌也和山东人民一样充满着纯朴、大气、豪爽、热情,优美感人。中国人民大学前身陕北公学,1937年就诞生在革命圣地陕北延安。郝丹丹演唱《山丹丹开花红艳艳》,作为向母校诞生地延安和陕北人民的深情回望与致敬。
此场独唱音乐会在主题歌曲《最美中国》的演唱中掀起了一个高潮。《最美中国》是著名词作人王晓岭和卞留念联手在2010年专门为郝丹丹创作的一首歌曲,一直受到郝丹丹的喜爱与收藏,直到4年后才在其这次的毕业音乐会上第一次演唱。“我是觉得现在我的演唱能力和处理作品能力可以把握这首作品了,才拿出来,并且把音乐会的主题也定义为《最美中国》。”郝丹丹如是说。“最美的歌,风儿传递着,最美的花,雨露滋润着,最美的笑,爱心温暖着,最美的情,幸福酿造着,风雨中我们一起走过,阳光下我们一起开拓,愿世上的人都这样说,我看到一个最美中国。”郝丹丹用这首歌曲表达着对生活的热爱、对朋友的祝福、对祖国的深情。
担任今晚音乐会钢琴伴奏的是二炮文工团艺术指导、著名钢琴演奏家邓垚,他曾荣获我国钢琴伴奏最高奖项“中国音乐金钟奖特殊贡献奖”,并连续三届荣获“中国音乐金钟奖全国最佳伴奏奖”。此次音乐会还邀请了三位演唱嘉宾,他们分别是:北京军区战友文工团青年男高音歌唱家王凯、中国音乐学院声歌系三年级本科生金圣权、中国音乐学院声歌系本科毕业生郑森。其中,金圣权作为郝丹丹恩师金铁霖之子,在与师姐郝丹丹默契合作了一首经典名曲《敖包相会》之后,又饱含深情地独唱了一首《父亲的草原母亲的河》。郝丹丹感慨:“恩师如父,这首歌也正好表达了我对导师金铁霖教授的感恩之情。”
整场音乐会在温馨欢快的氛围中结束。最后郝丹丹表示,将始终牢记导师金铁霖教授的谆谆教导“腔圆字正,学无止境,艺海无涯,永攀高峰”,继续在民族声乐的道路上努力学习探索。
郝丹丹,山东人,青年女高音,现为中国人民大学金铁霖中国声乐艺术研究院院长助理,北京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人民大学首位民族声乐硕士研究生,师从享誉国际的著名声乐教育家金铁霖教授和著名作曲家赵方教授。(中青在线/唐轶)
太平鼓,是满、蒙古、汉等族棰击膜鸣乐器。因单面蒙皮又称单皮鼓。流行于辽宁、吉林、黑龙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