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声歌剧三杰”之一的贝里尼的名作《诺尔玛》在国家大剧院上演后数日,9月19日、21日罗西尼的《威廉·退尔》接踵而至。但这次不是在歌剧院演出,而是以歌剧音乐会的形式在音乐厅举行,而且经过了大幅删节,4个多小时长的全剧压缩到了100分钟内,对于喜欢“原汁原味”歌剧的听众,这样的呈现方式能够接受吗?
在听到国家大剧院制作的歌剧音乐会《威廉·退尔》之前,我也是怀有此种疑虑的人之一。在音乐会上听歌剧,我有过非常愉快的经历,但也有过难以接受的,尤其是所谓“半舞台”的semi-stage呈现。国家大剧院的《威廉·退尔》证明,以带投影的音乐会呈现这部歌剧不仅完全可取,甚至有在歌剧院演出所不及之处。独唱与合唱,完全以清唱剧的方式演出,无任何表演,有一种与这部歌剧的史诗风格契合的古典风范。因没有舞台表演而缺失的,由音乐本身更专注、炽热的表现而得到充分补偿。多媒体投影所提供写意的、提示性景观,不仅引领听众徜徉于瑞士美丽的湖光山色,而且在关键时候对于听众想象力有着最有效果的激发。最典型的在于全剧的高潮、第三幕中,当威廉·退尔一箭射中放在他儿子头上的苹果那一刻,舞台上方的画面,绿色的苹果如火般迸射,与音乐的强烈爆发水乳交融,撼人心魄,妙不可言。这是在歌剧院里观此剧难有的体验。
独唱阵容之强,是此次《威廉·退尔》赢得喝彩的一个重要原因所在。乔瓦尼·梅欧尼的威廉·退尔和马里奥·泽菲里的阿诺尔德,不仅演唱精湛,而且对角色的领悟非常到位。宋元明的玛蒂尔德堪称完美,第二幕的咏叹调《茂密的森林》演唱得精彩绝伦,将这位美丽的公主内心的爱情表现得极为细腻感人。紧接着序曲后的合唱、第一位引吭高歌独唱者——饰演渔夫罗迪的石倚洁,有着不可思议的漂亮高音,那种为罗西尼、多尼采蒂和贝里尼所特有的清澈嗓音。
在壮丽的终曲大合唱中,国家大剧院合唱团唱出声震云宵的恢宏之音。罗西尼在尾声起始处标出的表情指示是“Maestoso”(庄严地),与这段音乐的庄严感何等契合无间!C大调的旋律豁然开朗,洋溢着令人心旷神怡之美。不断重复的可爱音型,极为形象地描绘了“清且涟漪”的湖面,渐强的音乐,引领听者进入“上下天光,一碧万顷”的壮阔之境。柏辽兹对这段音乐的诗意描述——“瑞士牧歌优美地飘扬于融谐的和弦之上,自由瑞士的颂歌声震云霄,就像正义人们的祈祷那样庄严感人。”——在吕嘉指挥下,得到了最生动的兑现。
在我看来,美中不足在于,在这种经过删节、高度紧凑的歌剧音乐会演出中,字幕与演唱的对应还不够严谨。投影设计师塞尔乔·梅塔里的多媒体虚拟舞台如果能更贴近剧情,会更有助于对剧情的领会。
□王纪宴
精品视频课程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