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届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竹笛专业委员会年会在玉屏举行
10月7日上午,第十三届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竹笛专业委员会年会暨箫笛学术研讨会在贵州玉屏侗族自治县隆重举行。在年会开幕式上,会长张维良向与会者汇报了《华乐大典 ‧ 竹笛卷》的编辑与出版进度,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竹笛考级等理论研究和普及演奏的工作。张维良认为竹笛专业委员会同仁要为竹笛事业脚踏实地做工作,放慢速度,才能把事情做实做大。委员会从2003年成立至今已有十三年,大家要总结归纳,探讨如何把这古老的乐器在这新时代发热发光。张维良强调「箫笛很小,世界很大」,回顾历史,十多年来有些前辈已离大家而去。竹笛界更要珍惜,要有历史感和使命感。大家要群策群力,努力推动竹笛艺术发展。
接着由竹笛专业委员会秘书长王建平主持会议,邀请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常务副会长王书伟发表讲话。王书伟代表学会对年会表示祝贺,并介绍了民管会的工作。他指出学会成立近三十年,在历届领导和专家的努力下,为民族音乐做了大量的工作。学会属下有二十个专业委员会,专业委员会是用作丰满学会的工作,没有属会的工作就没有学会的工作,都是相辅相承的。竹笛专业委员会在学术研讨、乐器改革、乐队建设、推广研究等方面得到了很大的成绩,在张维良、各位副会长与理事的共同努力下,竹笛专业委员会有了很大的成长,学会对此表示感谢。王书伟強調,三十年来有许多老艺术家奋斗终身,说明了他们的执着与献身精神,这种精神也体现在竹笛专业委员会,要有「大民乐」的精神,才有利于推动中国民族音乐文化,把软实力搞好,把民乐推向世界。
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秘书长刘峪升负责学会的具体工作,他认为竹笛专业委员会有朝气活力,能够做出事情来。王建平继而报告了《华乐大典 ‧ 竹笛卷》的工作,包括〈人物篇〉、〈扎记〉、〈乐谱〉、〈论文〉、〈文集〉等部份,去年七月在北京科技大学举办的竹笛北京邀请赛,各大中小学的竹笛乐社,特长生培养以及全国、偏远地区和海外考级等。王建平也指出,这次在玉屏举行的箫笛是以社会效益为主,同时因为玉屏是国家级贫困县,所以这次参加"2015第二届中国西南地区箫笛独奏展演暨玉屏箫笛邀请赛"的贵州选手是费用全免,而"第一届中国(玉屏)国际箫笛制作大赛"则是与乐器制作改革专业委员会合作,希望藉此弘扬民乐音乐,发挥最大的社会作用。
紧接着年会开幕式的是箫笛学术研讨会,由武汉音乐学院教授荣政、上海音乐学院教授唐俊乔、星海音乐学院教授谭炎健、日本尺八大师福田辉久、内蒙古歌舞剧院国家一级演员李镇、天津音乐学院教授王建欣、日本横笛大师西川浩平、旅英韩国大笒演奏家金慧林、中国音乐学院教授张维良、西安音乐学院教授程天健、延边大学音乐学院教授张翼善、中国音乐学院教授韩宝强、武汉音乐学院教授孙晓辉、中国音乐学院教授杨通八、江苏省民族乐团国家一级演员王键、中央音乐学院副教授袁非凡、沈阳音乐学院教授孔庆山、贵州箫笛演奏研究张学军等专家发表专题演讲。
中音在线:在线音乐学习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