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话剧院“开门办院”《战马》艺术教育体验
由中国国家话剧院出品、制作、演出的舞台剧《战马》中文版,北京站首轮58场演出已经完美落幕,即将启动上海64场、广州50场、天津30场等外地巡演计划。舞台剧《战马》中文版作为“中英文化交流年”重要文化合作项目,无论票房还是囗碑都成绩喜人,好评如潮;同时积极响应国家领导人号召和教育部政策推出的“《战马》艺术教育体验活动”也大受欢迎,不仅在北京社会各界都赢得了重视和赞誉,而且还引起了外地教育界的极大关注,充分突显了国家艺术院团“开门办院”的管理思路,以及强调艺术生产同时注重艺术普及和教育的社会责任感与使命感。
11月6日上午,中国国家话剧院《战马》艺术教育研讨会在国家话剧院举行。中国国家话剧院院长、舞台剧《战马》中文版总制作人周予援,对外合作中心主任、舞台剧《战马》中文版制作人李东等剧院相关领导,《战马》艺术教育项目课题组有关人员,历次参加过《战马》艺术教育体验活动的各单位负责人,以及主要媒体都出席了研讨会。
当天上午,海淀区教育科学研究所戏剧项目组负责人林喜杰、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艺术与管理中心总监步璐璐、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艺术与管理中心项目经理赵小羽、北京市第十四中学校长办公室陈凤娥老师、灯市口小学戏剧教师陈凌玉、宝贝计画CEO杨帅、博物馆教育活动策划人王翼、青禾旅读活动主管胡莹、高雅峰、中鼎华艺艺术总监尹璐、中国教育报记者张贵勇等社会各界参与和关注《战马》艺术教育体验项目的嘉宾都来到中国国家话剧院,与剧院和剧组共商艺术教育大计。
此次研讨会经过精心筹划,以“普及戏剧艺术教育,从《战马》做起”为主题,回顾总结了舞台剧《战马》中文版艺术教育项目阶段性成果;与会嘉宾分别从各自角度畅谈了参加《战马》体验课的独特体验,并对《战马》艺术教育项目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和建议。大家都一致认为发展艺术教育对当前中国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中国国家话剧院结合舞台剧《战马》中文版推出的别开生面的“战马艺术教育项目”,充分响应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以及习近平主席多次提到的“让孩子多玩玩”的号召,具有很强的社会责任感和示范意义。与会嘉宾还提出了不少关键的现实问题,也对中国戏剧教育事业的未来发展寄予了厚望。
舞台剧《战马》中方制作人李东表示:“舞台剧《战马》中文版不只是一台演出,我们花费了大量的人力财力精力将这样一台具有国际一流水准和世界普世价值的作品搬上中国舞台,希望能够对中国的文化界、戏剧界、教育界都产生触动和影响。让大家了解到世界艺术的发展水平和优秀之处,全方位提升我们的艺术、技术水准。《战马》是一部雅俗共赏、老少皆宜的作品,大人会为作品的深刻感动,孩子们也同样能感受和理解作品的主题,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战马》还具有艺术普及和教育的作用。现在国内很多儿童作品和演出,水平已经无法满足今天孩子们的要求,我们希望《战马》这样的好作品,能够提供给中国的观众,包括青少年儿童以精神食粮,陪伴孩子们共同成长!”
中国国家话剧院院长周予援表示:“由中国国家话剧院出品、制作、演出的舞台剧《战马》中文版,作为一台全方位提升中国舞台演出水准的剧目,不仅十分注重演出本身。而且国家话剧院还十分重视戏剧的艺术普及和教育,以及观众的体验和感受。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戏剧教育是剧院、剧团和演出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话剧院有这样的社会责任和文化担当来开展更多属于'戏剧教育'的公益活动。中国国家话剧院还会成立教育研究中心,一切为了未来,让更多人、更多年轻一代走进剧场,感知戏剧的魅力。”
周院长说:“《战马》也是中国国家话剧院“开门办院”的结果,只有“开门办院”才能做出有品质的作品,我们可以开这样的研讨会就证明了“开门办院”的成功,“开门办院”合作前景永远是光明的。作为国家话剧院我们义不容辞,要和在座所有的媒体和专家共同发展,共同搭建平台,创造出更多有品质的好的作品,一个一个项目的积累,铸成新的戏剧的航母,把戏剧发展下去。”
舞台剧《战马》中文版的演出,促成了不少观众的第一次戏剧体验,而且有大量青少年观众走进剧场,他们对《战马》这部并非儿童剧的作品的热爱和理解,不仅超出了很多家长的预期,而且也让舞台剧《战马》中文版剧组感动和惊喜。为了让社会各界更好的了解《战马》、了解戏剧艺术,中国国家话剧院打开剧院大门,举办内容新鲜有趣、丰富生动的“战马艺术教育体验活动”,邀请社会各界人士走进剧院排练厅、走进舞台后台,让大家零距离接触《战马》,全方位体验和感受戏剧艺术台前幕后的魅力。
10月11日、18日、25日、31日,舞台剧《战马》中文版联合知名美术教育机构宝贝计画;10月16日,舞台剧《战马》中文版联合“博物馆妈妈”活动组织;10月22日,舞台剧《战马》中文版联合灯市口小学;10月24日,舞台剧《战马》中文版联合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EMBA班;10月27、28日舞台剧《战马》中文版联合海淀区戏剧项目剧场教育;10月29日,舞台剧《战马》中文版联合北京师范大学实验小学,分别在中国国家话剧院《战马》排练厅里,举办了多场针对不同人群,不同年龄,不同需求的“《战马》艺术教育体验活动”,在社会上引起了巨大反响。
400多人直接参与了这12次“战马艺术教育体验活动”,其中最小年龄4岁,最大年龄45岁;最低学历为幼儿园中班,最高学历为EMBA。这标志着《战马》体验课从幼儿园到中小学,再到大学和EMBA都有相应的体验课程设置,全方位覆盖受教育人群。
在与宝贝计画、博物馆妈妈等教育机构联合举办的针对家庭参与的“《战马》亲子体验活动”中,无论是孩子,还是家长,都感到非常新鲜和好奇。他们在中方木偶导演刘晓邑带领下热身,并以家庭为单位进行各种戏剧体验,尝试小纸偶的操控,感受《战马》的灵魂秘密。其中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偶的操控部分为《战马》表演的核心训练,也是欧洲木偶训练的基本功,孩子能和家长能通过亲身体验的方式来了解控偶演员的训练方法,了解木偶操控的秘诀,这让《战马》亲子体验课中的孩子和家长也有一次成为“马”的机会。
在专业老师的带领下,孩子们还有机会近距离观察这匹由南非艺术家研制了五年的马,触摸马的材质,观看马的制作结构,拿起手中的笔,用速写的艺术表现形式写生战马。一位家长说:“戏剧、美术,都会让人拥有更好的审美感受和灵魂升华,这样的体验对于孩子们的艺术成长真是太有好处了!”
在针对小学生进行的“战马艺术教育课”上,来自灯市口小学戏剧社、北师大实验小学戏剧社的同学们,通过阅读舞台剧《战马》中文版的故事梗概,提前了解部分剧情,并分组在体验课现场完成表演任务。活动现场,同学们看到“战马Joey”出场倍感亲切。而根据故事梗概分成片段表演故事情节,通过对舞台剧《战马》中文版核心故事的表演展示,专业戏剧教师对同学们悉心的艺术指导,不仅能在体验课当堂完成一个个经典的调度,发现每场戏演出过程中的问题,最重要的是还能够区别以往的表演教学,真正激发孩子的内心故事。
一位小学生说:“这次走出校园的《战马》戏剧体验课,让我对戏剧又有了新的感悟,虽然表演的只是片段,但大家作为一个团队合力集体完成的戏剧作品,让我们感到很过瘾,参与感特别强。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匹战马!”
在与海淀区戏剧项目剧场教育联合举办的针对戏剧教师举办的“战马艺术教育体验与培训活动”中,战马艺术教育课题组与来自北京市各中小学戏剧教师一起通过实践和体验等活动,分享了各种戏剧教育方法、理念和经验,为“战马艺术教育”走进校园做了更多准备工作。
在与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合作的针对商学院MBA、EMBA的高学历精英人群开展的“战马艺术教育和艺术管理”活动中,除了常规的戏剧体验活动,还特意请《战马》制作管理部门负责人向大家介绍这台国际一流剧目落地中国所经历的各种艺术管理方面的问题与解决方案,令大家收获良多。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国际合作部王小恺老师感触良多,特意在《从“战马”看管理》一文中写道:“由于这次活动的主题是管理,执行制作人、演出经理都加入了我们的后续讨论,从整个活动的组织安排和项目运营管理上,探讨了很多可以向英国借鉴的管理经验:从舞台、演员、枪械、服装、道具,甚至耳塞、灯管的每一个细节,我们都可以发现惊喜,发现值得我们借鉴学习的地方。从战马剧组中,我们发现了科学的艺术管理的力量,同时感悟到管理也应该向艺术学习。从开始的破冰表演训练,打开气泡敞开自我,到竹竿小鱼训练,无领导式默契团队建设;从三人专注的力量赋予了小纸人生命,到数千人大型艺术项目管理创造《战马》的灵魂,我们管理学需要并可以向艺术学习借鉴的地方还很多很多。不论艺术的管理,还是管理的艺术,就像《战马》剧目在中国火爆开演一样,一切还只是刚刚开始。”
每次活动最让现场观众感到震撼的,是《战马》中的主人公“战马Joey”的出场亮相。这匹耳朵、尾巴、鬃毛等各个细节都可以活动,一举一动连呼吸喘气和嘶鸣都惟妙惟肖的马偶,在演员们的操控下如同有了生命和灵魂,让大人和孩子全都为之着迷。《战马》剧组还为每个家庭、每个集体留下和“战马Joey”的合影,成为每个人难忘的美好记忆。
在亲自体验过《战马》体验课之后,无论是孩子还是成人都由衷感叹:“《战马》太让人惊奇和赞叹了!我们能近距离接触到战马,体验和感受戏剧艺术,机会实在太难得了!”
舞台剧《战马》中文版体验课,响应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学校美育课程主要包括音乐、美术、舞蹈、戏剧、戏曲、影视等,国家关于加强中小学艺术教育的政策,得到了全社会尤其是北京市各区教委和中小学校长的极大关注。据悉,目前各教育机构和学校都在和舞台剧《战马》中文版剧组接洽,希望明年在北京二轮演出时继续合作,希望能够让更多的孩子们有机会接触到这样有意义的体验课,《战马》艺术教育课程有望成为中小学艺术教育课程的一部分,走进校园。
中音在线:在线音乐学习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