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竹雅韵 余音绕梁"第十一届“长三角”民族乐团展演在浙江艺术职业学院举行
由上海音乐家协会、浙江省音乐家协会联合主办,浙江艺术职业学院承办的第十一届“长三角”民族乐团展演活动于12月12日、13日在浙江实验艺术剧场举行。
本次活动自10月下旬启动展演方案以来,收到大量来自江浙沪地区及海外乐团的参演节目光盘,经专家审核,共有62支参演团队进入现场展演。入围乐团中,既有来自上海音乐学院、浙江歌舞剧院民族乐团、浙江音乐学院、浙江艺术职业学院等专业院团,也有上海市宝山区少年宫、乐淸市民间民族乐团、江苏泰州市高港区老年艺术团、江苏昆山市小琼花少儿民乐团这样的社会团体,演员年龄跨度从6岁到75岁不等,可谓各路精英汇集一堂,奏响民乐华丽乐章。
12日早晨,“浙曲流觞”浙江艺术职业学院本土原创作品音乐会拉开本届展演活动帷幕。在这场以浙江艺术职业学院音乐系师生为主角的精品音乐会中,首演了四部新作品:民族管弦乐《治水令》(完整版)(作曲:朱晓谷,指挥:陈晓栋),室内乐《禅隐西罨居》(作曲&指挥:景新),扬琴协奏曲《咏竹》(作曲:周煜国,指挥:陈晓栋),二胡、乐队与合唱《鉴湖侠女——秋瑾》(作曲:何占豪,指挥:陈晓栋)。浙江艺术职业学院民族管弦乐团的出色演绎精准地描摹出作曲家的创作构思,显示出这支年轻乐团的不俗实力。其中,青年教师景新创作的室内乐《禅隐西罨居》以其中西合璧的表现方式和独特的艺术构思,汇集了音乐系西洋器乐教研室和民族器乐教研室青年教师共同参与演出,首次亮相舞台便引来各方关注。
中国的民族音乐艺术其深刻在于内在的思维和艺术化表现,具有高度思想性和艺术性。本届展演乐器种类、组合形式繁多,展示了各种乐器组合绝妙的演奏风格及精湛的演奏技艺,向世人揭示了华夏音乐文化的深厚底蕴。《百鸟朝凤》《八段锦》《霓裳曲》《欢乐歌》《渔舟唱晚》《花好月圆》《三六》《阳八曲》《云庆》《汉调》等大量传统曲目极富音响思维条理,结构完美,使听者的精神升华到了较高境界;而《激情的回忆》《丝绸之路》《难忘的泼水节》《大江渔歌》《春晖曲》《太阳您早》《苏堤漫步》《夏日骄阳》《丰收情》《敦煌新语》等乐曲均达到了传统与创新的结合,产生出强大的艺术感染力。为提升基层民族乐团的演奏水平,本次展演活动期间还专门安排了由王永吉、曹建辉二位专家主讲的大师班课程,对基层乐团的乐队指挥进行科学规范的艺术指导。为期两天的展演活动,在浙江音乐学院(筹)民族管弦乐团演奏的《丝绸之路》异域风情乐声中,画上了圆满句号。闭幕式上,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副院长沈恒致闭幕词,并与下一届“长三角”民族乐团展演活动的承办方负责人进行了交接仪式。
“长三角”民族乐团展演活动是由民乐界泰斗、中国音乐家协会原副主席闵惠芬,上海音乐学院教授、著名二胡教育家王永德,中国音乐家协会副主席、上海音乐家协会主席陆在易等人发起,旨在弘扬民族音乐的大型民族音乐交流活动。自2004年开展以来已在上海、泰州等地连续创办了十届,今年首度将活动移师杭州举行。当初举办首届时的初衷是以学生乐队为主、倡导校园文化、在学校中大力弘扬普及民族音乐文化,展演地域仅限于江、浙、沪及安徽、江西等省市,参演者仅八百人;而现如今的第十一届展演活动已拓展到了全国乃至日本、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地,参演者逾三千人,从规格、层次、地域、规模上都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和拓展,用事实证明了中国的民族音乐已走出国门、通往世界,中华民族的音乐文化正向全世界展示其独特的魅力,民族的就是世界的。
中音在线:在线音乐学习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