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微博 客服QQ 官方微信
网站客服QQ:
1014587588
2694395946
音协考级QQ:
2537453437
名称:中音在线
微信号:musiceolcom
设为首页网站地图网站论坛帮助∨
搜课程搜资讯搜书籍搜老师
考级报名 |电子琴钢琴古筝小提琴音基长笛
我的课堂
购物车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少儿声乐套曲合唱谱、钢琴伴奏谱、CD伴奏、MV等下载
首页 音乐课程 音乐书籍 音乐新闻 名师风采 音乐人物 音乐学堂 乐器联盟 乐器百科 音乐汇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资讯中心 > 院校动态 > ​上海音乐学院第六届音乐学术季专题系列讲座综述

​上海音乐学院第六届音乐学术季专题系列讲座综述

分享到 |
日期:2015-12-7  来源:中音在线  编辑:热老师  浏览次数:

上海音乐学院第六届音乐学术季专题系列讲座综述


(第五场)20世纪以来中国古琴音乐的历史、传承与变迁

主持人:龚一(上海民族乐团一级演奏员)

讲座者:章华英(中央音乐学院副研究员)


    11月30日上午8:45,在上海音乐学院北楼416教室,由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学研究所副研究员章华英老师,以“20世纪以来中国古琴音乐的历史、传承与变迁”为题,带来了一场耐人寻味而令人反思的讲座。主办方特邀著名琴家、上海民族乐团一级演奏员、同时也是讲座者曾经的导师——龚一先生,前来担任本场主持。

讲座首先从对“琴学”这一具有丰厚学术传统和理论文献的独立学科的简要概述引入,认为琴学研究包含了精神与文化层面、物质形态层面、演奏与技术层面、音乐形态层面,而琴学研究可以使用文献学、传统史学等跨学科的方言应用于研究之中。讲座的主要内容包括四个方面,即民国时期的琴社与琴学活动;20世纪以来的琴派、琴人与琴学传承;1949年后的古琴历史与琴学研究;社会转型和文化变迁对20世纪以来古琴音乐之影响。

    第一部分简要回顾了清末至民国年间的琴学活动,就苏州怡园的三次琴会、1920年上海“晨风庐会”、1936年扬州“广陵琴社”、“今虞琴社”苏州“觉梦庐”首次雅集等琴社、琴会的建立、举办的历史史实,以及其间琴人琴事的简要概述。第二部分主要是对于琴派的介绍与评析,章华英老师认为流派的建立是基于历史、风格而非地域,因此她认为浙派、虞山派在今日实则已经消亡,由此延伸到如今非遗中存在的文化造假现象。而在当下,琴派的新趋势应是按照风格个性,如管平湖的管派、吴景略的虞山吴派等。第三部分中,章华英老师将1949年后的古琴发展按照历史时期特征分为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50年代和60年代前期的17年,这一阶段古琴文化得到政府重视和抢救,古琴音乐在人、在谱、在研究上都取得很大的成就。第二阶段是“文革”十年,这段时间是古琴文化面临的最大灾难。第三阶段是1978年以来的三十余年,古琴迈入了多元发展的新时代,但同时也受到新的冲击。在这一部分,章华英老师还重点评论下当下古琴打谱问题,她认为古琴打谱应该建立在忠实的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也是作为史学研究的重要资料,因此不应存在在打谱中随意改音等不够严谨的打谱行为,而前辈琴家的大量打谱成果都具有重要的示范意义。面对当下层出不穷的古琴新创曲,章华英老师则认为作品的优劣需要经历时间的检验。第四部分为社会转型和文化变迁对20世纪以来古琴音乐之影响,在这一部分则是对当下古琴发展的反思,她认为知识分子与琴人在如今不当的社会风气下,充斥着对传统文人精神的缺失,功利意识也残害琴人的内心与精神。而在商业炒作下,古琴浮现的利益关系使得琴人的价值观出现变异。传统意义上的古琴在当下已经消亡,仅是一具乐器。

blob.png


(第六场)王光祈所创古琴谱式之析评

主持人:龚一(上海民族乐团一级演奏员)

讲座者:戴微(上海音乐学院副教授)


11月30日上午10:30,在上海音乐学院北楼416教室,“琴学专题系列讲座”第六场继续进行。本场讲座由本次活动的策划人、上海音乐学院副教授戴微老师主讲,题为“王光祈所创古琴谱式之析评”。主持人仍由上海民族乐团一级演奏员、同时也是讲座者之古琴启蒙授业恩师的龚一老师担当。

王光祈并非习琴之人,而是专业音乐理论家,但其以推广和复兴古琴音乐为目的,以古琴减字谱为依据创制了新的“王氏谱”。讲座主要就“王氏谱”的历史成因、构成元素、与其他谱式的比较等为主要内容,由创新带来的得与失等方面,作分析与评述。

不同琴人群体对古琴谱式由不同看法和标准,王光祈作为专业音乐理论家,其创制的乐谱呈现出了不同的状况。首先是对王光祈学术背景、政治主张、社会理想以及如何进入音乐学领域的经历的介绍。其所创古琴谱式可见于《翻译琴谱之研究》和《中国音乐史》的第五章,他认为中国固有的谱式传承中最具特色和数量较多的即古琴和昆曲谱,因此他用古琴谱作为对象,借古琴文化复兴中国传统文化,但由于他仅停留在理论阶段,因此其中存在一些纰漏。对于古琴谱式历史成因推想的问题,由于王光祈受到进化论影响而形成的进化音乐观,使得他认为古琴减字谱还停留在原始的初级阶段,因此着手进行改良。考量其学习背景来看,创谱之思路是放置于世界音乐范围内,借鉴利用西方器乐谱式,改良中国固有的古琴谱。

而具体到所创谱式,王光祈主要是基于《天闻阁琴谱》和《琴学入门》两本琴谱,选择这两本琴谱的原因,戴微老师认为其一是曲谱数量,其二是流传较广、门槛较低。对于具体的谱字,讲座者则就弦的构成、左右手指法、徽分、弦序等的表示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并将其与文字谱与减字谱进行了比较,发现“王氏谱”保留了原有减字谱的各种元素,只是作了相应的简化与规范,并借鉴了西方小提琴记谱法,增加了音高、节奏等因素。但“王氏谱”完全摒弃了具有文人文化内涵的文字表述,而全部以符号表示,使之跨越了中西文化的屏障和琴人这一特定群体的界限。

关于王光祈所创谱式的得与失,戴微老师认为,就内容而言,该谱式在通用性上有所提高,并打破了中西文化界限,但在试图推广古琴音乐文化同时,似乎忽略了其以往文人主体的重要性,将能够体现其主体文化精神的汉族文字乃至文字字符一一尽去。而这一点,恐怕也是这一谱式不受国内琴人、学界认可和接受的重要原因之所在。


(第七场)乱弹——琴界乱象分析

主持人:赵维平(上海音乐学院音乐学系主任、教授)

讲座者:王耀珠(中国音乐学院副教授)


11月30日下午2:00,在上海音乐学院北楼报告厅,中国音乐学院副教授王耀珠老师以“乱弹”为题,以多学科、多方位的视角,理性分析当今琴界乱象。本场主持由上海音乐学院音乐学系主任、中国音乐史学家、东方音乐理论家赵维平教授担任。

首先是对乱象基本问题的思考,王耀珠老师认为乱的原因是由于传统思维模式被颠覆、学术上话语权的丢失以及批判性的缺失,所导致的,但理性来看,乱不一定是坏事,乱象的产生有其一定的社会文化原因,是在旧秩序被破坏,以及新秩序建立前的必然现象。

对于当下乱象的特征,主要有五个方面。其一是对传统价值的颠覆,主要指如今丑学盛行、非音乐成分(杂音、噪音等)成为审美观照的主要对象、与传统价值观对立、演奏失准率的负面宣传以及不真、不善这几个方面,有此引发而出什么是古琴的音乐文化这一问题的思考。王耀珠老师认为这些问题在古代乐论中均有解答,例如神人以和、天人合一的理念构成的琴制、十二律吕、五音等,都彰显了古琴作为一种音乐文化的要素,并以《乐记·乐本篇》为论据,认为音准问题是古琴音乐最重要的音乐文化。因而传统价值颠覆的问题实则是大众文化取代精英文化,大众化审美取向对古琴文化定位的一种颠覆。乱象的第二特征是对主流价值的颠覆,其中主要包括反对发展、反对专业音乐化和反对表现三个问题。反对发展是指如今基于非遗而造成的博物馆式的保存,这种保存方式具有不可逆性质,但保护艺术的要点是保存艺术生长环境和功能,保持古琴音乐的生命活性,只有发展才能更好的保存。对于专业音乐化,王耀珠老师以中国音乐学院古琴专业课程为例,认为古琴专业音乐化成为培养专业的古琴人才,并且明白乐器的长处即短处,并权衡古琴发展中的横向关系,因此古琴专业化值得提倡。反对古琴表现的问题,她认为虽然有所依据,但不当的反对表现实则反对古琴音乐走进现当代。乱象特征其三是形成一种思潮,并得到理论支撑,其中理论包含了美术的透视学的颠覆、哲学上的结构主义和相对性的绝对化、音乐上的现代作曲系统的形成等。特征其四是与权力层面互相呼应,形成强势话语。而第五个特征是受到社会资本的关注,即利用古琴牟利的行为。

针对当今琴界乱象,王耀珠老师也提出了她的应对方案,即准确古琴的文化、动能定位并坚守;发展琴学;琴德优先以及多元发展。


(第八场)关于古琴音乐境像之我释

主持人:赵维平(上海音乐学院音乐学系主任、教授)

讲座者:吴文光(中国音乐学院研究员)


“琴学专题系列讲座”的第八场,是由著名琴家、中国音乐学院研究员吴文光老师带来的“关于古琴音乐境像之我释”。本场讲座仍由上海音乐学院音乐学系主任赵维平教授主持。吴文光老师主要以自身弹琴、打谱的体验,结合相关史料,并融通中西的实证方法,深入浅出的讲述了琴曲内涵表现之境像,如何在打谱和演奏过程中外化的问题。

吴文光老师认为,古琴打谱的主要关注点是如何将琴谱中包含内在、意境、物象进行感悟和体验,从而外化于具体的音乐中。首先则以《碣石调幽兰》为例,讲述了吴文光老师对乐曲阐述的一些想法。据《琴操》记载,《幽兰》讲述的是孔子周游列国不得志,偶遇路边兰花产生怀才不遇的感慨,因而奏出了此曲。吴文光老师在对于《幽兰》一曲的打谱,从对大量资料的参阅和考究到打谱实践的过程主要分成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对杨时百的《幽兰》研究的参考,第二阶段是查阜西等前人对《幽兰》内容的具体描述的参阅,第三阶段则是吴文光老师本人对《幽兰》奠定基调进行打谱实践。他认为《幽兰》的四拍,前三拍都有较为确定的内容和基调,即第一拍是孔子理想未实现的幽愤、纠结;第二拍是兰花所代表的清高的品质;第三拍是表现宽广博大的胸怀。而对于这《幽兰》第四拍的思考是具有挑战的,吴文光老师将音高与碣石调有所联系,形成一种近似三拍子的舞蹈的节奏,这也于孔子晚年身世相对应。因此乐曲整体基调也由此奠定,打谱演奏使《幽兰》的音乐境像由此外化。

讲座中吴文光老师还邀请了上海音乐学院钢琴系副教授黄泓老师和上海爱乐乐团大提琴首席吴敏喆先生,演奏了他本人编配的《幽兰》(钢琴独奏)和《秋月照茅亭》(钢琴、大提琴合奏)两曲。关于乐曲中出现的转调和变音,吴文光老师解 释道,这些并非盲目所为,而是由音乐境像所决定。他也强调对所弹曲目内涵的思考,并提醒大家不能丧失艺术批评。

讲座的最后,吴文光老师也提出了自己对古琴艺术发展的展望。他认为古琴音乐应该参与到日常生活中去,并且要加强古琴音乐及曲库与世界其他文化的交流互动和接轨,在对古琴音乐的多元化发展的同时,也要把握平衡


精品视频课程推荐

  • 音乐理论基础教程视频课程

  • 和声学视频课程

  • 西方音乐通史视频课程

  • 第二版曲式分析基础教程视频课程

相关内容

  • 2015艺术院校民族室内乐高峰论坛在上海音乐学院举行2015-12-7
  • 武汉音乐学院音教学院首届“学院杯”赛课比赛举行2015-12-7
  • 中国音乐学院举办金钟奖比赛经验总结交流会2015-12-7
  • 中国音乐家协会主席叶小钢到访中国音乐学院2015-12-7
  • 广西艺术学院参加“2015中俄艺术高校联盟”交流活动2015-12-7
  • 上海音乐学院学子金钟奖赛场再度摘金夺银2015-12-2

更多>>推荐课程

音乐理论基础

主  讲:楼天宇

立即试听

和声学教程(上册-01至

主  讲:陈诺

立即试听

热点文章

  • 殷承宗:中国钢琴艺术需扎根传统文化
  • 中国音协2014年寒假北京考区考级报名简章
  • 河南各地7月音协考级成绩查询入口汇总
  • 长江杯第三届钢琴展演北京选手音乐会实况
  • 2013年高考音乐特长生招生专题
  • 黄河--北京交响乐团新春音乐会

热门标签

教材教辅

全国音乐等级考试音

出版社:人民音乐出版社

页数:104页

isbn:978-7-103-03398-2

购买价:83元

  • 视唱练耳与声乐、器乐卷(第三
  • 康建东交响作品音乐会DVD/CD合

乐器

阮

  阮,阮咸的简称,旧称“汉琵琶”,还有一意即长颈琵琶,形似今之月琴,与从龟兹传来的曲项琵...

扁鼓

  扁鼓,是蒙古、藏、朝鲜、满、纳西、彝、苗、汉等族棰击膜鸣乐器。蒙古语称恒格勒格。藏语...

关于我们 | 合作推广 | 意见反馈 | 联系方式 | 诚聘英才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招生联盟
Copyright ©2006-2023 www.musiceol.com All Rigth Resevers 中音在线
电话:15311572120 京ICP备1100314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