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第三届少儿曲艺大赛复评工作完成
2015年6月25日,四川省第三届少儿曲艺大赛复评工作在四川省文化馆举行。图为复评工作会议现场。
本网讯 2015年6月25日,经过一整天的评审,四川省第三届少儿曲艺大赛复评工作在四川省文化馆完成。7名我省曲艺专家组成的评审组对各市州曲协、文化馆推荐上报的50余个初评节目进行复评。记者亲身见证复评过程,了解到本届少儿曲艺大赛亮点多多,十分令人期待。
一是大赛的支持、动员力度更大。本届大赛四川省曲协联合四川省文化馆共同举办,全省曲协和文化馆系统,对大赛进行了充分的动员和支持,激发了更高的参赛热情。省曲协和省文化馆发挥各自优势,加大了对少儿曲艺的扶持力度,为大赛提供更好文艺平台和专业支持。组织曲艺专家全程参与大赛的筹备和指导工作。本次复评结束后,复评专家们对入围节目的评审建议将进行反馈,以促进这些有潜力、有亮点的节目实现进一步的艺术质量提升。总体而言,专家们在艺术指导上,体现了传承之上有创新。在节目的编导上,将一些新思路、新实践加入进去,令人期待。
二是本届大赛参与面更广。由于有前两届大赛的影响和铺垫,四川省少儿曲艺大赛已经成为一块具有全国知名度和影响力的艺术品牌。本届大赛各地方参与积极性更大,参赛队伍和节目更多。一些曲艺之乡、曲艺学校、曲艺社区纷纷参赛。省曲协、省文化馆以开阔眼界、开放胸襟来举办本届大赛,也吸引了新的社会组织和团体报名参赛。往届少儿曲艺大赛产生了一批曲艺新苗和曲艺小明星,今年大赛迎来了更多的新鲜血液,这也是大赛的初衷和魅力所在。
三是参赛曲种丰富。进入复评的50余个节目涵盖四川扬琴、四川清音、四川竹琴、四川金钱板、四川谐剧、四川方言、四川荷叶、四川莲厢、四川盘子、相声、快板、故事、小品等十多个曲种。其中包括一些濒危的、我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曲种。少儿曲艺大赛连续几届将濒危、非遗曲种纳入比赛,在推动传承与创新曲艺艺术方面不遗余力。
据四川省曲艺家协会常务副主席、秘书长李蓉介绍,本次大赛的举办和评审是以专业眼光去要求、用专业水平去支持。她说,比赛仅仅是手段,目的还是培养四川少儿曲艺人才,促进少儿曲艺的普及、推广、提高,将少儿曲艺打造成四川曲艺方阵中最活跃、最有生命力的一支队伍,壮大四川曲艺的整体力量,为四川曲艺的未来储备力量。
本次复评工作结束后,将于今年8月底迎来决赛,并将延续前两届的活动模式,推出一台“花开的声音”——四川省优秀少儿曲艺节目展演。
中音在线:在线音乐学习门户
太平鼓,是满、蒙古、汉等族棰击膜鸣乐器。因单面蒙皮又称单皮鼓。流行于辽宁、吉林、黑龙江...